刊 名:
电子元件与材料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MATERIALS
主 办
国营第715厂
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
刊 期:月刊
出版地:成都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刊 号:

ISSN 1001-2028
CN 51-1241/TN
邮发代号:62—36
本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A化学文摘(美)
SA科学文摘(英)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EBSCO学术数据库(美)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20)
中文核心期刊(2017)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综述

  • 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s)在能量储存装置的研究进展

    郑瑞鑫;舒朝著;龙剑平;

    层状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或氮化物(MXenes)凭借其特有的结构和性能成为了新型储能装置电极催化剂的重要候选材料。MXenes的表达式一般为M_n_(+1)X_nT_x,其中"M"代表早期的过渡金属元素,"x"表示C、N或CN,而"T_x"为"-OH"、"-F"等基团,n的值一般为1,2或3。MXenes具有比表面积高、离子电导率大、亲水性好等优良特性,有利于其在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能装置中应用推广。本文综述了近几年MXenes在能源储存装置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MXenes的结构及能量储存机制,指出了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020年02期 v.39;No.336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9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3 ]
  • 高比容铝阳极箔复合氧化膜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何桂丽;王建中;

    简述了铝电解电容器用高比容阳极箔复合氧化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复合氧化膜的制备方法,着重阐述了其中最常用的溶胶-凝胶法、水解沉积法以及电化学沉积法的发展过程和性质特点,分析了国产TiO_2-Al_2O_3复合膜电极箔的性能,跟进口箔相比,复合膜电极箔在经过磷酸浸泡以及电解液水煮之后,各项性能参数波动幅度均较小,表明复合氧化膜电极箔极具市场潜力。

    2020年02期 v.39;No.336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0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9 ]

研究与试制

  • 电沉积Zn预处理对高压阳极铝箔电解腐蚀行为的影响

    刘菲;朱开放;程金科;

    恒定电流下在酸碱预处理后的铝箔表面电沉积微量Zn,得到电沉积改性预处理铝箔,对其进行直流电化学腐蚀。使用EDS能谱分析电沉积Zn铝箔表面元素;利用金相显微镜与扫描电镜从断面、表面观察样品铝箔腐蚀形貌;利用极化曲线、失重率、减薄率观测样品铝箔的腐蚀电位、腐蚀效果,研究不同预处理工艺对高压阳极铝箔电解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沉积Zn预处理后,由于沉积在铝箔表面的Zn和Al存在电位差,形成Al-Zn微电池促进铝箔腐蚀发孔,其腐蚀电位由酸碱预处理铝箔的-0.83 V下降到-0.87 V,铝箔腐蚀后隧道孔数量较多,分布更加均匀,减薄率下降,失重率上升,得到了比表面积更大的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腐蚀箔。

    2020年02期 v.39;No.336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08 ]
  • 有机电解质片式钽电容器稳定性的提高

    田东斌;杨生川;敬通国;龙继云;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有机固体电解质片式钽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小,更需要在严酷环境中使用时电容量、ESR和漏电流保持稳定。影响钽电容器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界面稳定性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在此类电容器生产中引入一种新的界面预处理方法,即在介质氧化膜表面涂敷硅烷偶联剂预涂层,抑制介质氧化膜-聚合物界面的劣化。经过高低温、浪涌电压和125℃-2000 h寿命测试,静电容量、漏电流和ESR的稳定性有明显改善。试验结果表明,该界面预处理技术是制造高稳定性高压有机钽电容器非常有效的方法。

    2020年02期 v.39;No.336 22-2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9 ]
  • 酚醛基碳对Si/C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研究

    周钰杰;彭雨佳;赵强;孙艳;闫康平;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通过高温热解法成功制备了硅碳复合材料(Si/C)。采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方法表征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谱探究了原料配比对硅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硅与酚醛树脂质量比为1∶1时,纳米硅表面被热解碳均匀包覆,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储能性能。这是因为碳包覆层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导电率,并缓解硅在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测试发现材料在0.1C倍率下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1546 mAh/g;循环50次后可逆比容量为1443 mAh/g,容量保持率达93%;在1C倍率下仍具有1224 mAh/g的可逆比容量。

    2020年02期 v.39;No.336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9 ]
  • 金纳米粒子-黑磷异质结的光学性能研究

    贾婧蕊;秦婵婵;黄平惠;胡圣波;

    为了改善黑磷(BP)光探测器因BP的弱光吸收导致的光电流小和在空气中不稳定的问题,采用加热蒸发金纳米粒子(Au NP)水溶液的方法将Au NP集合到BP光探测器的表面,增强整个结构对光的吸收率和稳定性,并通过改变Au NP水溶液的加热温度控制Au NP的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当Au NP的密度分布达到4.5×10~9 cm~(-2)时,Au NP-BP光探测器的光电流从1.02μA (BP光探测器)增加到13.36μA (电压=1 V),光响应度也相应地增加了12倍。同时,Au NP-BP光探测器的电流值在空气中保持数天无明显变化且暗电流较低。Au NP能够有效地提升光探测器的性能,有助于光探测器的实际应用。

    2020年02期 v.39;No.336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1 ]
  • 白光LED封装用蛾眼化荧光玻璃制备及光学性能

    谢峰;闫瑞;王润;鲍诚诚;王国胜;

    针对荧光玻璃封装白光LED存在的全反射损耗问题,制备了一种蛾眼化荧光玻璃用于提高白光LED光学性能。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在蓝宝石基片的单面上制作出蛾眼阵列结构,再利用丝网印刷和低温烧结工艺在蓝宝石的另外一面制备YAG∶Ce~(3+)荧光玻璃层,最后将制备的蛾眼化荧光玻璃用于白光LED封装。通过控制荧光层厚度可以有效调节白光LED发光性能,当荧光层厚度为40μm时,白光LED光效为77.8 lm/W,色温为6024 K,显色指数为69.5。与平面荧光玻璃封装结构相比,在100 mA电流下蛾眼化荧光玻璃封装结构的光效提高了24.9%。结果表明,蛾眼化荧光玻璃提高了白光LED光效,有利于促进荧光玻璃封装白光LED的实际应用。

    2020年02期 v.39;No.336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1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3 ]
  • 控制剂种类对多元醇热法制备纳米银材料形貌的影响

    熊智淳;张哲娟;

    纳米银材料的性能由其形貌、纯度和微观尺寸决定。采用多元醇热法,研究不同控制剂种类对制备纳米银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剂种类及剂量对多元醇热法制备纳米银材料的形貌和纯度起着关键作用。当控制剂无水硫酸钠浓度为5 mmol/L,剂量为700μL时,可制得粒径为200~500 nm的纳米银颗粒。当控制剂氯化钾浓度为5 mmol/L,剂量为400μL时,可制备长度为3μm,线径为200 nm,长径比为15的高纯度纳米银棒。制得的高纯度纳米银颗粒、纳米银棒在电子元件、材料、生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0年02期 v.39;No.336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2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9 ]
  • 沟槽式肖特基用高均匀性硅外延支撑层高速生长工艺研究

    李明达;赵扬;李普生;王楠;

    作为沟槽式肖特基芯片的关键支撑层,硅外延层的性质对芯片性能构成重要影响。系统探索了新式高速外延生长工艺制备硅外延层的方法。通过干涉显微镜、FT-IR、Hg-CV对硅外延层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高速外延生长条件下的厚度均匀性、电阻率均匀性、表面完整性与外延反应流场、热场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基座高度的调制、加热功率的分配、预先基座包硅、本征覆盖层生长等综合手段解决了外延层边缘参数控制问题,并实现了最高6.6μm/min的生长速率。

    2020年02期 v.39;No.336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8 ]
  • 几种1-3-2型压电复合材料温度弯曲形变及相关参数测试研究

    王改丽;白智奇;申丽丽;廖擎伟;李晋忠;

    利用光纤光栅传感法,对压电陶瓷/618环氧树脂、压电陶瓷/9110T有机硅树脂、压电陶瓷/9110B有机硅树脂和压电陶瓷/HASUNCAST有机硅树脂四种1-3-2型压电复合材料进行实时温度弯曲形变测试,并对其相关温度稳定性电参数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压电陶瓷/9110T有机硅树脂和压电陶瓷/HASUNCAST有机硅树脂压电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极大;压电陶瓷/9110B有机硅树脂与压电陶瓷/618环氧树脂相比,其温度弯曲形变及频率常数、相对介电常数的温度变化率小,温度稳定性更高,是提高现行压电陶瓷/618环氧树脂压电复合材料高温耐受性的良好替代材料。

    2020年02期 v.39;No.336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3 ]
  • 基于工程定制化的伪装吸波材料设计研究

    李玉鹏;苏荣华;王吉军;董志华;孙云厚;

    为实现工程目标与不同背景融合要求,开展针对环境变化的吸波材料定制化设计方法及涂层配方研究。根据传输线理论,通过设置多变量参数,编制了基于衰减量可调的改进遗传算法设计程序,对比实测与模拟值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在分析电磁参数对吸收峰影响规律基础上,研究提出了采用磁改性填料对反射率曲线定向调节的方法。结果表明,优化的涂层配方实现了在Ka波段的宽频吸收,亦降低了目标与背景的辐射温差对比,满足了涂覆目标在主被、动探测下兼容的要求,可用于工程目标的防雷达伪装。

    2020年02期 v.39;No.336 66-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2 ]
  • 兆赫兹频段多频磁负超材料的设计和特性研究

    郑益田;郑宗华;陈庆彬;

    针对传统兆赫兹频段超材料仅工作在单频点,无法适用多频系统的问题,提出一种由介质基板和两侧呈嵌套分布的方形螺旋线圈环构成的超材料结构单元,利用HFSS软件对该回型嵌套式结构及其衍生结构单元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等效参数提取。结果表明:该结构在兆赫兹频段能实现多频点磁负特性,通过调节螺旋线圈的参数可以对磁负点的频率进行调控,以满足不同系统工作频段要求。对低频磁负超材料多频化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2020年02期 v.39;No.336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3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4 ]
  • 基于缺陷地结构的三分支线定向耦合器设计

    李霁晨;刘开雨;李天龙;

    针对高特征阻抗微带传输线的线宽过窄难以加工实现以及器件耐功率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缺陷地结构(DGS)提高微带传输线特征阻抗的方法,在传统三分支线定向耦合器结构支节线下方接地平面设计蚀刻矩形DGS结构,实现高特征阻抗支节线,完成阻抗匹配,且实现了较大的工作带宽。采用电磁仿真软件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参数优化并制作出实际电路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定向耦合器在4.5~5.5 GHz频带内具有较低的插入损耗、较高的幅度和相位稳定度,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20年02期 v.39;No.336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7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8 ]
  • 无铅SAC0307焊料润湿性与漫流性集成测试

    甘贵生;刘聪;程翰林;明忠正;高颢洋;

    为节省测试时间并降低测试成本,通过测量SAC0307焊料对铜管的润湿力、爬升高度及焊料对铜片的润湿力和铺展率,建立润湿性和漫流性的对应关系,集成测试获得焊料对铜片的润湿性能和铺展能力。结果表明,松香助焊剂作用下焊料对铜片的润湿力为铜管的1.1倍,丁二酸助焊剂作用下焊料对铜片的润湿力是铜管的1.3倍,松香和丁二酸两种助焊剂作用下焊料在铜管内爬升高度与铜片上铺展率的关系都为指数关系。

    2020年02期 v.39;No.336 83-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7 ]
  • Sn42Bi57Ag1无铅焊膏用活性剂的优化设计

    王君;赵麦群;李鹏宇;袁昕;

    针对Sn42Bi57Ag1无铅焊料开发出一种低温无铅焊锡膏,着重研究助焊剂中活性剂对焊锡膏润湿性能的影响。以铺展性能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回流焊接实验,对用于助焊剂的7种有机酸进行了筛选。最终选取了性能较好的甲基丁二酸、己二酸、水杨酸与丁二酸四种有机酸进行正交试验,通过量化分析选取正交试验水平,根据方差分析确定助焊剂中活性剂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有机酸的复配能显著改善焊点铺展情况,当甲基丁二酸、己二酸、水杨酸与丁二酸质量比为2∶3∶5∶2时,Sn42Bi57Ag1无铅焊膏的润湿性能优异,焊点铺展率达86.52%。

    2020年02期 v.39;No.336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9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