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 名:
电子元件与材料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MATERIALS
主 办
国营第715厂
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
刊 期:月刊
出版地:成都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刊 号:

ISSN 1001-2028
CN 51-1241/TN
邮发代号:62—36
本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A化学文摘(美)
SA科学文摘(英)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EBSCO学术数据库(美)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20)
中文核心期刊(2017)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综述

  • 基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气敏传感器研究进展

    刘静静;张冬至;童俊;夏伯锴;

    石墨烯具备特殊能带结构、大比表面积、高载流子迁移率等众多极为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为制作新型高灵敏度气敏传感器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和制造方法。国内外研究学者相继开展石墨烯基气敏性能研究工作,诸如采用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及贵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掺杂修饰石墨烯作为敏感材料制造高性能气敏传感器,涌现出不少瞩目的成就。综述了基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气敏传感器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2015年08期 v.34;No.28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8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1 ]
  • 牺牲模板法制备多孔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杨尔慧;王俊勃;姜凤阳;思芳;

    多孔陶瓷材料因其特殊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成熟,其中以牺牲模板为主要路线制备的多孔陶瓷能够遗传模板的形态结构。综述了对以牺牲模板为主要路线采用不同模板制备的多孔陶瓷的研究现状以及优缺点,介绍了多孔陶瓷在电子领域的几种应用,并对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展望。

    2015年08期 v.34;No.282 5-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3 ]

研究与试制

  • 常压水热法制备BTZ粉体及其在Y5V瓷粉中的应用

    王孝国;宋永生;朱军红;

    采用常压水热法制备锆钛酸钡粉体,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锆钛酸钡粉体颗粒大小的影响,以及粉体颗粒、Ba/(Ti+Zr)摩尔比对制成的Y5V瓷粉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改进的加料方式,再通过洗涤控制,可以得到粒度(D50)在0.4~0.5μm、Ba/(Ti+Zr)摩尔比为1.0的粉体;其能与抗还原剂、助熔剂很好匹配,获得性能优良(εr≥15000,tanδ<30×10–4,–80%≤?C/C20≤+30%)的镍内电极MLCC用Y5V瓷料。

    2015年08期 v.34;No.282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3 ]
  • Er掺杂纳米ZnO的制备及紫外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戚丽;郭大政;邹如意;祝珍珍;

    用超声辅助合成法制备了掺Er的纳米ZnO颗粒(Er-ZnO);利用XRD、FT-IR和SEM对所制Er-ZnO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分析;考察了Er-ZnO对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Er-ZnO具有六边纤锌矿的晶体特征,且以粒径16~30 nm微小晶粒聚集成梭形多孔大颗粒。经700℃下煅烧4.5 h,掺Er量为质量分数0.2%的Er-ZnO具有最强光催化降解能力,在室温下紫外光照3 h,其对0.02 g·L–1的罗丹明B溶液(初始p H≈9)的降解率达73.7%。

    2015年08期 v.34;No.282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8 ]
  • 纳米In_2O_3:Er~(3+),Yb~(3+)的燃烧法制备及上转换发光

    邹少瑜;孟建新;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Yb3+和Er3+共掺的In2O3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粉体为纯立方相In2O3结构,颗粒尺寸为80~100 nm;该粉体在980 nm近红外激发下发射出中心波长为525 nm和555 nm的绿光、662 nm的红光,分别对应于Er3+的2H11/2/4S3/2→4I15/2和4F9/2→4I15/2跃迁;研究了Er3+/Yb3+掺杂浓度、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等制备条件对In2O3:Er3+,Yb3+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

    2015年08期 v.34;No.282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 Mg掺与GaN晶格匹配的InAlN特性研究

    尹以安;刘力;章勇;郑树文;段胜凯;

    采用蓝宝石图形衬底技术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系统中制备了Mg掺杂的与GaN晶格匹配的InAlN。通过改变Al源、Mg源的掺杂量和退火温度,研究其对p-InAlN的载流子浓度和晶体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当Al源的流量为2.34μmol/min时,获得与GaN晶格匹配的In0.18Al0.82N,此结果下的样品晶体质量最高。同时发现随着Mg掺杂量的增加会使螺位错密度急剧上升,Mg的掺杂对于刃位错有显著影响。综合退火温度对空穴浓度影响,当Mg源的掺杂量为0.248μmol/min,且退火温度为550℃时,与GaN晶格匹配的p型In0.18Al0.82N样品载流子浓度达到最高值,为1.2×1018 cm–3。

    2015年08期 v.34;No.282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7 ]
  • Co含量对Ni_(0.9–0.5x)Co_(0.3+1.5x)Mn_(1.8–x)O_4热敏电阻性能的影响

    黄延民;沓世我;杨丙文;付振晓;

    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i0.9–0.5xCo0.3+1.5xMn1.8–xO4(Mn和Ni的摩尔比为2:1,x=0~0.7)陶瓷。并且采用XRD和SEM等手段,系统地分析了Co含量对该热敏陶瓷的相结构及显微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的陶瓷均为立方晶相,当x≥0.6时出现第二相CoO岩盐相。在–40~125℃的测试范围内,该陶瓷材料表现出明显的NTC特性。随着Co含量的增加,陶瓷的室温电阻率(2 275~914?·cm)及β值(3 718~3 544 K)均逐渐减小,并且出现两个拐点。其导电机理与小极化子的跳跃电导模型相吻合,并且受CoO岩盐相的影响。

    2015年08期 v.34;No.282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4 ]
  • Bi_2O_3掺杂对Mn-Cu-Ca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性能的影响

    刘燕儒;曹全喜;张吉雁;李建伟;

    通过在Mn-Cu-Ca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R)配方中掺杂质量分数x%的Bi2O3(x=0,0.5,1,2.4,4.8,7),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单层圆片式热敏电阻元件,研究了该元件的微观结构和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i2O3存在于晶界处,Bi2O3的存在增大了元件的晶粒尺寸,同时影响元件的气孔率。Bi2O3的引入降低了元件的室温电阻率,拓宽了元件的使用温区。当Bi2O3的添加量为质量分数4.8%时,元件具有较低的室温电阻率(6?·cm)及较宽的使用温区(室温~240℃)。

    2015年08期 v.34;No.282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9 ]
  • PI衬底柔性透明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

    李旺;朱登华;刘石勇;刘路;王仕鹏;黄海燕;牛新伟;陆川;杜国平;

    利用硬质玻璃为载板,采用传统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在聚酰亚胺(PI)塑料薄膜衬底上沉积了B掺杂的ZnO(BZO)薄膜,并以此作为前电极制备了单节电池结构及多节串联一体结构的非晶硅(a-Si)太阳能电池;研究了PI衬底上BZO薄膜的光学及电学性能。结果表明,PI衬底上沉积BZO薄膜后在300~1 200 nm波长范围的透光率为76.63%,方块电阻19.7?/□。所制备的单节和多节串联一体结构的a-Si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分别达到6.45%和5.1%,封装后电池组件具有一定的透光性,透光率约达到30.2%。

    2015年08期 v.34;No.282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0 ]
  • 磁控溅射AZO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

    赵斌;唐立丹;梅海林;王冰;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AZ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四探针测试仪和透射光谱仪等手段研究了衬底温度对AZO薄膜结构、形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的AZO薄膜均为纤锌矿结构且具有较好的c轴取向。薄膜表面平整,晶粒约为55.56 nm。随着衬底温度升高,薄膜电阻率先降低而后升高,当衬底温度为350℃时,电阻率最小,约为1.41×10–3?·cm,而且该薄膜具有较好的透光率,约为84%。

    2015年08期 v.34;No.282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0 ]
  • 应变补偿InGaN/AlGaN超晶格改善近紫外LED性能

    尹以安;章勇;范广涵;李述体;

    通过应变平衡理论设计出应变补偿的In0.1Ga0.9N/Al0.2Ga0.8N超晶格结构。为了验证该结构具有低的应变,实验生长了相应的样品,并通过双晶衍射(XRD)和拉曼(Raman)光谱实验证实其具有低应力。最后把该结构用于近紫外LED的两处构建,一是替代量子阱中的Ga N垒层,二是作p型层的接触层。实验发现,该结构的应用不但可以减弱量子阱的Stark效应和抑制电子泄露,而且降低p型接触层的欧姆接触电阻。且发现不用电子阻挡层情况下,其输出功率、PL光谱和I-V特性等都得到极大改善。

    2015年08期 v.34;No.282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栅控电势磁性隧道结的隧穿磁阻研究

    方贺男;陶志阔;

    基于Slonczewski理论模型和矩阵方法研究了由栅控制中间层电势高度的磁性隧道结的隧穿磁阻效应。数值计算了中间层势垒为0~3 V以及中间层势阱为0~3 V的磁性隧道结的隧穿磁阻随着中间层厚度改变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当中间层为势垒时,隧穿磁阻随着中间层厚度单调下降;当中间层为势阱时,隧穿磁阻随着中间层厚度振荡,并且相比于势垒情况时明显提高。这说明栅控中间层磁性隧道结相比于传统磁性隧道结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和提高隧穿磁阻效应的潜力。

    2015年08期 v.34;No.282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8 ]
  • 镍锌比和BSZ玻璃对NiCuZn铁氧体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欧阳辰鑫;肖淑敏;施威;朱建华;高永毅;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NiCuZn铁氧体材料,研究了原材料中氧化镍与氧化锌的摩尔比和添加不同含量BSZ(B2O3-Si O2-ZnO)玻璃成分对NiCuZn铁氧体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对该材料直流偏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增加镍锌比,所制NiCuZn铁氧体的相对磁导率逐渐下降,但在镍锌比摩尔为1.1时,具备较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良好的耐直流冲击性能;随着BSZ玻璃添加量的增加,NiCuZn铁氧体材料的烧结致密度和相对磁导率都单调下降,但对直流偏置特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影响。

    2015年08期 v.34;No.282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0 ]
  • 废旧镍氢电池在柠檬酸中的溶解条件及Ni_(0.5)Co_(0.5)Fe_2O_4的制备研究

    席国喜;张文;席跃宾;许会道;姚路;

    研究了废旧镍氢电池正极材料在柠檬酸中的溶解条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柠檬酸初始浓度、液固比、溶解温度、溶解时间等对钴、镍的溶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柠檬酸浓度为2 mol/L,液固比(质量比)8:1,溶解温度90℃,溶解时间50 min,镍钴的溶解率最高。在最佳溶解条件下,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出性能较好的球形纳米级Ni0.5Co0.5Fe2O4,其磁性参数为:饱和磁化强度为50.312 A·m2/kg,剩余磁化强度15.306 A·m2/kg,矫顽力为0.052 726 T。

    2015年08期 v.34;No.282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5 ]
  • 基于富勒醇的单根碳纳米管分散液的制备及表征

    乔畅;冀健龙;张文栋;桑胜波;

    采用4种改进的液相氧化法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分步化学提纯,并使用富勒醇作为表面活性剂对纯化的碳纳米管进行分散。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表征结果表明使用NaOH和混酸溶液进行分步提纯的效果最佳,不但可以有效去除碳纳米管中的杂质,还可以在其表面官能化羟基、羧基等含氧基团;实验采用富勒醇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碳纳米管分散液,结果表明富勒醇可以有效提高碳纳米管的分散性,实验成功制备出均匀的单根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

    2015年08期 v.34;No.282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3 ]
  • 银粉含量及几何特征对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刘发;刘卓峰;张为军;秦峻;

    通过流变仪系统地研究了银粉体积分数、粒径、片银含量对浆料剪切黏度和回复性能的影响,应用Cross模型对剪切黏度曲线拟合得到浆料的零剪切黏度。结果表明:银粉体积分数为13%时,银粉粒径及形貌对浆料的零剪切黏度和回复性能影响较小;银粉体积分数分别增大到20%,46%时,浆料的零剪切黏度上升,回复性能下降,且零剪切黏度随着银粉粒径的减小而明显增大。

    2015年08期 v.34;No.282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9 ]
  • 流延成型用AlN无苯浆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郭坚;孙永健;张洪武;白锁;王雪;

    氮化铝(AlN)陶瓷具有优良的热、电、力、光学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以无水乙醇和异丙醇为混合溶剂,研究了分散剂添加量、Y值(表示粘结剂和增塑剂质量之比)、固含量及溶剂种类对AlN浆料性能的影响。在不添加二甲苯的前提下,当分散剂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Y值为0.75时,制备了固含量为39.5%(体积分数)的低黏度AlN浆料,并利用流延成型制备了AlN生坯,在氮气气氛中1 825℃,保温4 h烧结后得到相对密度为99.8%、热导率为178 W·m–1·K–1的AlN陶瓷。

    2015年08期 v.34;No.28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4 ]
  • In对Sn9Zn钎料润湿性能的影响

    闫鑫;杨晓军;谢濡泽;雷永平;

    为了提高Sn9Zn共晶钎料的钎焊性能,通过合金化的方法添加了少量元素In,制备了Sn9Zn-xIn钎料。从钎料合金的熔化特性、润湿特性、界面显微结构和母材粗糙度这四个方面评价了不同In含量对Sn9Zn钎料润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少量元素In的添加可以降低钎料的熔点;随着In含量的增加,钎料的润湿力增大,润湿时间缩短,润湿性有明显提高;In含量增加,润湿界面层中Cu5Zn8化合物层厚度增加;对母材表面进行毛化处理,通过改变母材表面的微观几何结构,增大钎料与母材的相对接触面积,从而改善钎料的润湿性能。

    2015年08期 v.34;No.282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4 ]
  • 微波无源器件的快速有限元全波分析

    宛汀;时艳玲;

    从电磁场有限元法出发,采用有限元撕裂对接法将大型复杂模型转化为若干个小型简单模型来进行分析,引入高阶传输条件和并行计算策略进一步提升了有限元撕裂对接法的性能。对基片集成波导和微带滤波器两种典型微波无源器件的S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数值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015年08期 v.34;No.282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4 ]
  • 一种新型探地雷达天线的设计仿真

    吴国瑞;于莎莎;

    结合探地雷达(GPR)的发射信号,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范围为0.7~1.2 GHz的角锥喇叭天线。对喇叭天线结构参数的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对其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喇叭天线工作频率范围内,天线的驻波比小于1.4,在中心频率955 MHz下喇叭天线的增益最大达到11 d B左右,满足实际探地雷达对天线系统的要求。该天线具有频带宽、电压驻波比低、增益高、方向性强等优点。

    2015年08期 v.34;No.282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9 ]
  • 改进的圆形单极子超宽带天线

    郁剑;

    为了有效地对圆形单极子超宽带天线进行小型化,在圆形贴片上进行切边和加圆处理,设计了一款尺寸为30 mm×31 mm的改进型圆形单极子天线。该天线印刷在相对介电常数为4.4、厚度为1.6 mm的FR4介质板上,通过改变切边圆和所加圆的尺寸对天线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天线在S11≤–10 d B的工作带宽为3.03~11.55GHz,相对带宽为116.9%。该天线减小了传统圆形单极子天线的尺寸,可应用于超宽带通信系统中。

    2015年08期 v.34;No.282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02 ]
  • 一种新型的双频带可植入天线设计

    李荣强;陈倩;杜国宏;

    设计了一款工作在医疗设备通信服务频段(MICS,402~405 MHz)和工业、科学和医疗频段(ISM,2.4~2.48GHz)的新型小型化双带植入天线。通过合并一个螺旋辐射带和一个U型辐射带,天线能形成紧凑的双平面倒F(PIFA)结构。包括上下基片层的天线总体积为17 mm×16 mm×1.27 mm。测量的低频带和高频带的–10 d B带宽分别为412~436 MHz和2.4~2.5 GHz。此外,研究了天线的辐射特性及比吸收率(SAR)。

    2015年08期 v.34;No.282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7 ]
  • 基于C型DGS的双通带滤波器设计

    高健;吴佳伟;张忠祥;吴先良;

    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基础结构,提出了新型C型缺陷地结构(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DGS)的双通带滤波器。利用C型DGS结构的高阻抗传输线特性,通过调节C型DGS结构的长度与宽度尺寸,可以实现对双频段带通滤波器的工作频段控制。最后给出了一个2.4 GHz和3.45 GHz工作频段的微带双通带滤波器设计实例,其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

    2015年08期 v.34;No.282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0 ]

编读通信

  • 本刊信息

    <正>随着网络数字化普及,并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具有快捷,携带方便,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本刊应读者的要求,特在2015年继续推出加入《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读者会员,享受期刊12期全电子文档服务。加入《电子元件与材料》的读者会员,会员费全年为200元/年,本刊将2015年全年12期的每期论文的电子文档,以PDF

    2015年08期 v.34;No.282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社郑重声明

    <正>近来发现,网上有一些不法分子假借《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社的名义进行征文组稿,通过个人银行账户转账等方式骗取作者高额版面费。其行为不仅侵犯了作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杂志社的声誉。在此,《电子元件与材料》杂志社郑重声明:本杂志社自创刊至今从未委托任何代理机构为《电子元件与材料》征稿,也从不通过任何个人账户名义收款,任何中介或个人以委托或有关系代收论文、高额版面费、代审代修稿件,收取作者定金等行为均属诈

    2015年08期 v.34;No.282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欢迎自荐审稿专家

    <正>本刊对审稿专家的基本要求如下:1.有足够精力、并热心支持本刊工作。2.从事电子元件与材料及其相关学科的院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在国内外本研究领域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博士后人员。3.本着对作者负责、对科学负责的态度,客观、公平、公正、细致地评审稿件,并能如期对稿件给出评审结论,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等。

    2015年08期 v.34;No.282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电子元件与材料》2015年增刊征稿通知

    <正>《电子元件与材料》于1982年创刊,是由中国工信部主管,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和国营715厂共同主办的科技期刊。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系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IEE INSPE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简称CNKI)等检索系统收录源。1、拟于2015年下半年出版增刊1期,截稿日期为2015年10月30日。2、所投论文内容同《电子元件与材料》正刊,不得超出其范围。

    2015年08期 v.34;No.282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电子元件与材料》读者免费索阅卡

    <正>尊敬的读者,为使本刊真正成为您工作中的好帮手,请您在百忙中抽时间填妥此卡,传真或电邮回本部,以便您的申请能被受理(本刊将免费赠阅《电子元件与材料》已出版期数任意一期1本和本刊书讯资料1份)您阅读本刊的目

    2015年08期 v.34;No.282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研究简报

  • 新型双电层超级电容器储能模型研究

    吴汉;

    阐述了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针对传统模型不能体现超级电容器非线性特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RC模型,并校正了工作环境温度对超级电容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描述不同电流下充放电过程中电压的非线性变化,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优化及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08期 v.34;No.282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0 ]
  • 超级电容器充放电动态特性分析

    李秀珍;孙志诚;

    试验研究了超级电容器大电流充放电下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充电循环次数对电容器最高温度、电容值影响不大;充电电流的增大会引起有效的端电压范围缩短和过充电现象,同时造成电容温度升高,在电流为160 A时温度超出正常工作60℃的温度上限,电容值也呈明显降低趋势;在电容充放电过程中应该充分控制充电电流,保证电容器组件中各个单体的均衡充放电和贮能量最大化。

    2015年08期 v.34;No.282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4 ]

  • 微电子所等研制出国际先进的氮化镓增强型MIS-HEMT器件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氮化镓(Ga N)功率电子器件研究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陈敬团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郝跃团队合作,在GaN增强型MIS-HEMT器件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成功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频增强型Ga N MIS-HEMT器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具有高禁带宽度、高击穿电场、高饱和电子漂移速度等优异的物理性质,尤其

    2015年08期 v.34;No.282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上海光机所二维半导体非线性光学研究取得多项突破

    <正>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纳米材料是继石墨烯后又一类重要的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特别是其可见到近红外波段的可调谐带隙特性在开发新型光电功能器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该类半导体带隙的层数依赖特性对其非线性光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及物理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大大限制了该类材料在开发高性能超快光调制器

    2015年08期 v.34;No.282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合肥研究院磁场诱导有机半导体生长研究获进展

    <正>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人员采用强磁场诱导手段,成功地实现了新型高性能半导体聚合物薄膜的结构调控并显著提高其电荷传输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有效控制有机半导体薄膜中分子取向、堆积方式和结晶性等结构特性,对实现高性能场效应晶体管(OFET)和太阳电池等器件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有机分子(特别是pi共轭分子)具有很强的抗磁磁化率各向异

    2015年08期 v.34;No.282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半导体所研制成功无源/半无源双模无线温湿度传感器

    <正>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吴南健团队研制出一种低功耗无源/半无源双模无线温湿度传感器。相关研究成果在传感器领域学术期刊IEEE SENSORS JOURNAL上发表,该论文在2015年2月和3月连续入选为该期刊的前50热点论文。无线温湿度传感器在高危环境监测、紧急救援、先进物流仓储系统、设备监测、建筑物监测和文物监测

    2015年08期 v.34;No.282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宁波材料所利用石墨炔掺杂改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

    <正>近年来,为了解决当前全球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研发高效率、低成本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在众多的新型太阳能电池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凭借其吸光系数高、载流子输运能力强、器件效率高等优势脱颖而出,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是新型太阳能电池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随着钙钛矿电池的迅猛发展,钙钛矿电池的器件结构经历了由多孔敏化型向平面型结构的变化,核心是

    2015年08期 v.34;No.282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物理所等新的塞贝克效应机理研究获进展

    <正>塞贝克(Seebeck)效应,又称热电效应,是指一种材料中存在温度梯度时,会产生相应的电压差的现象。塞贝克效应和材料的电子结构密切相关,其大小和随外界条件的变化反映了材料费米能附近电子态密度的非对称性结构。除了基础物理方面的研究意义以外,目前国际上对塞贝克效应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其应用价值上,即热电材料的应用。利用温度差和电势差的相互关系,热电材料可以应用在温差发电或固态制冷方面,

    2015年08期 v.34;No.282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当“刷脸技术”遇上“无人机” 2015中国(成都)电子展成功举办

    <正>科技的跨界与融合发展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特征,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它们的深度融合对社会的发展会创造无限的空间;同时,互联网开放和共享的特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极其适宜的空间和成长的环境。在这样的产业形势下,业界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最新技术和产品更加关注。2015年7月16日-18日,2015中国(成都)电子展在

    2015年08期 v.34;No.282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