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燕;林金辉;邓苗;肖忠洋;甘甜;
采用柠檬酸盐法合成了钙钛矿相的Na0.5Bi0.5TiO3粉体,利用TG-DTA、XRD、SEM及激光粒度仪对Na0.5Bi0.5TiO3粉体进行了分析表征,讨论了前驱体溶液pH值对合成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驱体溶液pH=8.5,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r(C/Mn+)=1.25,水浴温度为80℃,煅烧温度为600℃时,所制备出的Na0.5Bi0.5TiO3晶体呈球形,其颗粒细小,粒径为100~200 nm。相同条件下,当pH=2.5时产物主要是富含Na、Ti、O的棒状物质。pH=6.5时所得粉体主要是Na0.5Bi0.5TiO3相,粉体颗粒呈球状,粒径为500~600 nm,其中存在少量的块状颗粒,粒径分布不均匀。pH=10.5时产物中含有较多Bi3Ti4O12杂相,粒径较大。
2014年04期 v.33;No.26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4 ] - 王龙;龚敏;刘春海;金永中;黄恩龙;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硼氢化钠为形核促进剂,在低温下制备了非晶纳米镍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光电子能谱(SEM-EDS)、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纳米镍粉的物相、组分、微观形貌及粒径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反应物摩尔比、pH调节剂和形核促进剂用量对所制镍粉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镍与次亚磷酸钠的摩尔比1:3、pH调节剂质量浓度1.92 g/L、形核促进剂质量浓度0.4 g/L为最佳配方,该条件下制得的纳米镍粉的磷含量为质量分数13.16%,且粉体为非晶结构,分散均匀。
2014年04期 v.33;No.26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5 ] - 汪海映;严婉祺;郭荣辉;兰建武;荔亚妮;
采用无钯活化法在经过粗化的芳纶织物上化学镀镍以制备一种高性能的导电织物。分析了芳纶粗化前后的表面形貌和润湿性能,考察了化学镀镍时间对镍沉积速率和镀层沉积量、表面形貌、化学成分、热重损失、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粗化处理后的芳纶纤维增加了亲水性和活性。化学镀后镀层以镍为主,质量分数为94.32%,有少量的磷共存;随镀镍时间的延长,镀镍速率、沉积量和镍颗粒尺寸逐渐增加,然而芳纶织物的电阻率和热重损失减小。当镀镍30 min后,芳纶织物的电阻率达47.36×10–3?·cm。
2014年04期 v.33;No.266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37 ] - 张云婕;陈长乐;郭兵;王晶;
利用脉冲激光分子束外延技术(MBE)在LaAlO3(100)基片上依次沉积了La2/3Sr1/3MnO3(LSMO)、BaTiO3(BTO)和Bi4Ti3O12(BIT)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压电力显微镜(PFM)和铁电仪研究了复合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畴结构、单点压电响应信号以及电滞回线。结果表明所制BIT/BTO铁电复合薄膜沿c轴择优取向生长,其PFM相位曲线的畴翻转特征加之明显的振幅-电压蝴蝶曲线证实了该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铁电性;在外加8 V电压下BIT/BTO复合薄膜的剩余极化强度(2Pr)为(2.6±0.1)×10–6 C/cm2,而单层BIT和BTO铁电薄膜的2Pr仅为(1.1±0.1)×10–6 C/cm2和(0.3±0.1)×10–6 C/cm2,该现象与复合薄膜的界面效应以及晶体结构畸变有关。
2014年04期 v.33;No.266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9 ] - 黄达斐;严长俊;李晓晨;金江;张华;
为解决制备大尺寸微波介质基板尺寸精度低的问题,采用真空成型和模压成型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陶瓷粉料填充聚四氟乙烯(PTFE)的微波复合介质基板,系统研究了制备悬浮液的搅拌速度、固含量和模压成型的压力对基板的尺寸精度、介电性能、吸湿率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板的尺寸精度随搅拌速度的提高、模压成型压力的增加和固含量的降低而提高,相对介电常数随着固含量和模压成型压力的提高而增大,吸湿率随着固含量的降低而增大。当搅拌速度为8 000 r/min,悬浮液的固含量为45%(质量分数),模压成型压力为65 MPa时,制备的微波复合介质基板具有尺寸精度高(厚度偏差小,为±0.03 mm)、成分均匀、吸湿率较低(0.7%)、介电性能良好(εr=6.22,tanδ=0.002 2)的特点。
2014年04期 v.33;No.266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8 ] - 张苓;鞠鹤;刘博;张玉萍;贾波;
在质量分数38%的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去极化剂CuSO4·5H2O(质量分数1%~3%)和Fe2(SO4)3(质量分数0.2%~1.2%),制得混合钽电容器工作电解液,研究了去极化剂含量对所制电解液低温稳定性、常温电导率、沸点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5℃时,去极化剂含量对电解液的状态影响不大;常温时,当w(CuSO4·5H2O)=2%和w(Fe2(SO4)3)=1%时,所制电解液的电导率分别达到最大值;随着去极化剂含量的增加,电解液沸点变化仅2~6℃;添加去极化剂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析氢发生,降低电容器的内部压力,从而延长电容器使用寿命。
2014年04期 v.33;No.266 22-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8 ] - 胡小武;余啸;李玉龙;黄强;闵志先;
采用SEM观察等手段研究了Sn58BixEr(x=0,0.1,0.5;表示添加质量分数0.01%,0.5%的Er)/Cu钎焊接头界面反应以及在120℃时效过程中金属间化合物(IMC)的生长行为。实验结果表明:Sn58BixEr/Cu钎焊接头IMC层厚度随着钎焊温度的升高而增厚,添加微量的Er能够有效抑制界面IMC的生长。在时效过程中,界面IMC层的厚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厚。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120℃时效温度下Sn58Bi0.1Er/Cu和Sn58Bi0.5Er/Cu的IMC层的生长速率常数分别为3.42×10–16 m2/s和2.84×10–16 m2/s。
2014年04期 v.33;No.266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3 ] - 赵雪薇;王雁;王婧一;左勇;马立民;郭福;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观察了Cu/Sn58Bi/Cu和Ni/Sn58Bi/Ni焊点在匀强磁场下的凝固显微组织变化,研究了静磁场对焊点凝固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磁场条件下,焊点的三明治结构在凝固过程中使界面附近产生明显温度梯度,导致界面附近的显微组织层片间距增大;慢速冷却利于粗大规则的共晶组织形成;Ni基板焊点的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形成不规则的锯齿状结构。
2014年04期 v.33;No.266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彭霄;谈发堂;王维;乔学亮;陈建国;
采用液相原位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银/石墨烯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技术表征了纳米银/石墨烯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并将纳米银/石墨烯复合物作为填料添加到银填充导电胶中,研究了其对导电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颗粒均匀分散于石墨烯表面,纳米银粒径约为30 nm;石墨烯呈卷曲的片状,且片层较薄;添加纳米银/石墨烯复合物后,导电胶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均有明显提升。
2014年04期 v.33;No.266 33-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0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4 ] - 陈文星;雷虹;罗勇;朱勋建;邓金山;
针对平衡对拓Vivaldi天线存在方向图不对称及增益低的缺点,在分析和设计常规平衡对拓Vivaldi天线的基础上,通过加载半椭圆介质板和开不对称半椭圆槽,设计了一副工作在10~20 GHz的天线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天线方向图保持良好对称,方向图E面峰值偏移现象得到显著抑制,改进后的天线具有较高的增益和较强的方向性。
2014年04期 v.33;No.266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3 ] - 黄姗姗;李骏;
结合目前天线小型化技术,应用Ansoft HFSS13.0软件,根据天线原理计算尺寸并且画出天线的三维模型,然后再对具体尺寸不断地优化和仿真,最终设计出了一种工作于2.4 GHz附近频段的蓝牙通信平面倒F天线(PIFA)。对此蓝牙微带天线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的尺寸为40 mm×100 mm,中心频率2.4 GHz,回波损耗为–32 dB,带宽为172 MHz,达到设计要求。
2014年04期 v.33;No.26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4 ] - 包旺;
提出了一种具有双陷波特性的共面波导馈电的超宽带天线。该天线的结构类似于一般的单极子天线,辐射体采用双环形结构,馈电部分由共面波导来实现,具有良好的宽带阻抗匹配特性。通过在辐射体和馈电部分分别嵌入不同形状的缝隙,使得天线在(3.2~3.6 GHz和5~6 GHz)出现频带阻断,并且天线在通带内呈现良好辐射的特性。
2014年04期 v.33;No.266 43-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5 ] - 刘世彰;李俭兵;
提出了一种通过增加曲折开槽谐振器来增强阵列天线单元间隔离度的方法。首先设计了一款应用于802.11ac(5.17~5.29 GHz)频段移动终端的天线,在其阵列单元间添加一个曲折的开槽谐振器,此谐振器具有带阻特性,能有效降低天线单元间的互耦,增强天线单元间的隔离度,并利用HFSS软件对微带阵列天线进行了仿真与优化。仿真结果显示,增加了开槽谐振器后天线的隔离度增强了11.31 dB,隔离度达到了–29.4 dB,驻波比VSWR小于1.35,S11小于–16 dB,S21达到了–26 dB,满足天线的要求。
2014年04期 v.33;No.266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8 ] - 姜兴;蓝雪梅;张凯;
采用多层微带缝隙耦合技术设计的宽带3 dB定向耦合器及45°移相器,为多波束天线设计并制作了小型化宽带Butler矩阵。与传统微带Butler矩阵相比,该Butler矩阵减少了0 dB交叉耦合器,实现了小型化。通过电磁仿真软件CST进行仿真,并对所设计的Butler矩阵进行加工测试,其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达到了设计要求。
2014年04期 v.33;No.266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李黎;朱嘉林;
研制了一种体积小、性能高、基于LF356N芯片的电荷放大器,与传统电荷放大器相比,该电荷放大器具有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功耗较低利于电池供电、电路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通过Multisim10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和对硬件电路进行检测,将幅度为0.5 V、频率依次改变的电荷信号输入电荷放大器,得到了接近5 V的电压信号,从而验证了该电荷放大器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该电荷放大器尺寸为7.15 cm×2.25 cm×1.20 cm,体积为19.32 cm3,带宽为20~150 kHz,功耗为1 mW,并且具有10倍的增益。
2014年04期 v.33;No.26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96 ] - 金贵新;王艳丽;安申爽;张小水;梁喜双;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ASICON为基体导电层材料,以水热法制备的纳米片状Co3O4为敏感电极材料,制备了一种检测低浓度丙酮的管式结构固体电解质型气体传感器,利用静态配气法对传感器的气敏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工作温度为300~375℃时,传感器对体积分数为0.5×10–6~100×10–6的丙酮表现出了较好的气敏性能,其检测下限能达到0.5×10–6(体积分数),传感器电动势变化值(?V)与丙酮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在温度为350℃时,传感器对丙酮的灵敏度达到最大值–24.5 mV/decade,另外,该传感器还具有较快的响应恢复速度和较好的选择性。
2014年04期 v.33;No.266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0 ] - 郭广阔;黄春跃;吴松;梁颖;李天明;
建立了埋入式电容串扰HFSS(High Frequency Simulator Structure)仿真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埋入式电容在高频条件下的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近端串扰(S13)和远端串扰(S14),分析了信号频率、两埋入式电容间距、埋入式电容距参考层的高度及基板介电常数对串扰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埋入式电容串扰强度随着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呈现出震荡特征;随着埋入式电容距参考层的高度及基板介电常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两埋入式电容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抑制串扰的埋入式电容设计方法。
2014年04期 v.33;No.26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1 ] - 张国军;孙小龙;李娅飞;
超级电容器组单体电压不均衡会造成单体使用寿命的缩短、储能密度的降低以及系统可靠性的下降。针对超级电容器组单体电压不均衡的缺陷,介绍了一种新颖的电压均衡电路,该电路电荷的转移不通过超级电容,同时也不需要对超级电容两端的电压进行测量,从而明显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详细分析了均衡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对均衡电路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证明该电压均衡电路结构简单、均压速度快且易于实现。
2014年04期 v.33;No.266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6 ]
-
<正>随着网络数字化普及,并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具有快捷,携带方便,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本刊应读者的要求,特在2014年推出加入《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读者会员,享受期刊12期全电子文档服务。加入《电子元件与材料》的读者会员,会员费全年为200元/年,本刊将2014年全年12期的每期论文的电子文档,以PDF格式,在出刊后发至会员的电子邮箱中。并将本刊的最新资料,最新活动将第一时间通知会员,让会员时刻掌握本刊的发展动向,了解本刊的最新资料,会员购买本刊的技术书籍享受8.5折优惠。
2014年04期 v.33;No.266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正>该专辑收入《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第1期至2011年第12期,有关铝电解电容器的工艺技术,原辅材料,应用技术及发展趋势方面的重要论文及特约稿件1篇,共30篇,104页,约20多万字。是铝电解电容器及其相关行业中,从事科研、生产、教学及应用人员收藏、查阅的重要参考资料。定价:80元,邮资费:6元(其中包括挂号费3元)。另《铝电解电容器专辑(七)》特推出电子文档,包括《铝电解电容器专辑(七)》全部30篇论文及39篇文献摘录,此摘录为铝电解电容器方面的论文,此电子文档定价为800元,如需要者可直接联系
2014年04期 v.33;No.266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正>~~
2014年04期 v.33;No.266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正>尊敬的读者,为使本刊真正成为您工作中的好帮手,请您在百忙中抽时间填妥此卡,传真或电邮回本部,以便您的申请能被受理(本刊将免费赠阅《电子元件与材料》已出版期数任意一期1本和本刊书讯资料1份)您阅读本刊的目的(请选定打"√")□解决技术问题□了解行业动态□寻求合作伙伴□采购产品您曾通过以下何种渠道阅读或了解本刊(请选定打"√"):□个人订阅□单位订阅□图书馆借阅□赠送样刊□其他在我刊已发表的论文中,您认为对您最有帮助的是哪些文章:请提供您所在单位有关负责人姓名单位总负责人:___总工程师:___(用于赠送样刊)设计开发负责人:____采购负责人:___贵公司的主要最终产品(或服务)(可多项选择):
2014年04期 v.33;No.266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