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 名:
电子元件与材料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MATERIALS
主 办
国营第715厂
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
刊 期:月刊
出版地:成都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刊 号:

ISSN 1001-2028
CN 51-1241/TN
邮发代号:62—36
本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A化学文摘(美)
SA科学文摘(英)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EBSCO学术数据库(美)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20)
中文核心期刊(2017)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综述

  • 石墨烯改性研究进展

    覃信茂;谢卓成;谢泉;

    结合当前国内外石墨烯改性的研究进展,分别从表面改性和电子性能改性两个方面介绍了石墨烯的改性方法。其中,石墨烯表面改性包括共价键功能化和非共价键功能化;石墨烯电子性能改性包括掺杂和离子轰击。讨论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并在原有改性方法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石墨烯改性的发展方向。

    2014年03期 v.33;No.26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217 ]
  • 忆阻器特性及其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王清华;宋卫平;宇文雄;

    介绍了忆阻器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讨论了忆阻器的端口特性及其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并将忆阻器的端口特性与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作比较;其次,讨论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四种忆阻器的数学模型及其特点;最后,根据忆阻器具有的非线性特性和特殊的记忆功能,分析了其构成混沌电路、滤波电路及波形发生电路时,电路所具有的特殊性能。

    2014年03期 v.33;No.265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8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65 ]
  • CdSe纳米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小龙;吴海峰;罗向东;刘培生;

    CdSe量子点由于具有光谱覆盖范围广、发光效率高等优点,被研究人员广泛应用于硅基太阳能电池和叠层太阳能电池中。介绍了CdSe纳米结构生长技术的发展、生长技术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以及CdSe纳米结构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状况,讨论了CdSe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优缺点,并指出了这一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4年03期 v.33;No.265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5 ]

研究与试制

  • CABS玻璃粉对复合陶瓷生瓷带及其烧结的影响

    于轩;周洪庆;谢文涛;刘佳;唐国伟;

    采用快速磨和卧式辊磨两种球磨工艺分别处理CaO-Al2O3-B2O3-SiO2(CABS)玻璃料。在处理好的玻璃粉中混入质量分数40%的Al2O3粉末,用流延法制备低温烧结CABS/Al2O3生瓷带。比较两种球磨工艺得到玻璃粉料的形状、粒径分布、在溶剂中沉降速度对复合陶瓷烧结性能、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卧式辊磨球磨30 h得到的玻璃粉料,D50=2.49μm,表面圆滑,粒径分布狭窄,在有机溶剂中沉降较慢,适用于流延工艺。850℃保温30 min后,于10 MHz测试,其εг=8.15,tanδ=1.2×10–4;SEM显示其微观结构致密。

    2014年03期 v.33;No.265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8 ]
  • Al_2O_3对CaO-R_2O-SiO_2/ZrO_2基LTCC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

    罗建;钟朝位;张旭;崔毓仁;王乔升;

    采用高温熔融法在1 350℃制备了CaO-R2O-SiO2玻璃粉料,系统研究了Al2O3的添加量对CaO-R2O-SiO2/ZrO2基LTCC玻璃/陶瓷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添加Al2O3可促进主晶相生长,提高材料结构稳定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力学电学性能。当Al2O3添加质量分数达7.5%时,850℃下可制得抗弯强度为183 MPa、相对介电常数为7.19、介电损耗为0.22%、电阻率>5×1 013?·cm的CaO-R2O-SiO2/ZrO2基LTCC玻璃/陶瓷材料。

    2014年03期 v.33;No.26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3 ]
  • 柔性电子用NiW薄片上ZCO异质外延生长(英文)

    赵静;

    低成本柔性金属薄片上的异质外延氧化铈薄膜的潜在应用领域有固体燃料电池、气体传感器和光学器件等。利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在双轴织构NiW合金衬底上进行Zr掺杂氧化铈薄膜的外延生长研究。结果表明,不同Zr掺杂量的薄膜可通过调制Zr靶上的溅射功率获取,所有样品均为c轴垂直于基片表面生长,显示出良好的外延特性。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样品表面连续、致密、无裂纹。电子背散射衍射图谱显示Zr0.32Ce0.68O1.84膜具有良好的四重对称面内织构。

    2014年03期 v.33;No.26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气相沉积聚酰亚胺在微型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褚夫同;王乔升;戴丽萍;刘兴钊;

    采用气相沉积聚合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薄膜及PI与金属颗粒(Cr)复合(PI/Cr)薄膜,所制备PI薄膜表面平整,随着金属颗粒体积百分数增加,PI/Cr薄膜介电常数逐渐增大;当将PI薄膜应用于压电微机械超声换能器(pMUTs)中时,pMUTs机电耦合系数显著提高,所研制pMUTs在光声成像演示中探测到了较强的光声信号;当将PI/Cr薄膜应用于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晶体管(HEMTs)中时,HEMTs的击穿电压由156 V提高到248 V,HEMTs器件的耐压能力显著改善。

    2014年03期 v.33;No.265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0 ]
  • 苹果酸银基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其银膜性能研究

    张园;李小丽;吕丽云;王虹;

    以苹果酸银为前驱体、仲丁胺为络合剂、乙二醇为溶剂,制备了无颗粒型银基导电油墨。将该导电油墨涂布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材上,在较低的热处理温度下制得相应的银膜。采用X射线能谱仪、同步热分析仪等仪器对制备的苹果酸银、导电油墨以及银膜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与表征。结果表明,所制苹果酸银基导电油墨在150℃就达到了最大分解速率,远低于苹果酸银的214℃;利用该导电油墨经150℃低温热处理60 min后得到的银膜结晶度高、致密性良好,其电导率可达1.69×106 S/m。

    2014年03期 v.33;No.265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6 ]
  •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与聚偏氟乙烯复合的PTC特性

    易金桥;黄勇;姜胜林;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材,分别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石墨烯微片(GNS)为导电介质,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厚约120μm的MWCNT/PVDF和GNS/PVDF复合材料厚膜。通过阻抗测试和微观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PTC性能随导电介质含量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GNS/PVDF和MWCNT/PVDF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均随着导电介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相比而言,MWCNT/PVDF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亲和性和更高的PTC强度,且PTC强度随着导电介质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MWCNT的质量分数为2.5%时,MWCNT/PVDF复合材料的PTC强度获得最大值4.0。

    2014年03期 v.33;No.265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2 ]
  • 荷电状态对锂离子电池正极燃烧产物的影响

    高飞;薛庆瑞;杨凯;李建玲;李大贺;

    运用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TGA-GC-MS)在线检测了商用锂离子电池正极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其气相燃烧产物成分,结合X射线衍射仪对固相燃烧产物成分的测定,分析了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对正极物质燃烧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商用锂离子电池正极物质的固相燃烧产物为Li3Fe2(PO4)3和Fe2O3,气相燃烧产物为CO和CO2,荷电状态对固相产物的成分无影响,对气相产物的影响较大。荷电量为0时,气相燃烧产物中CO的含量最多,烟气毒性最大。而荷电量为50%时,CO的含量最少,烟气毒性最弱。

    2014年03期 v.33;No.265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9 ]
  • 基于3路功分器的Ka波段功率分配/合成的研究

    刘成帅;罗勇;

    提出了一种具有很好的幅值相位特性的新型3路功率分配器,在32~38 GHz内反射系数低于–30 dB,幅值差异小于0.3 dB,相位不平衡度小于6?。在此基础上结合微带双探针结构,设计了一种6路功率分配/合成无源模块,在31~39 GHz,回波损耗低于–20 dB,插入损耗约为0.2 dB。结合该无源模块,提出了一种以AMMC5040和TGA2575进行两级放大的功率分配/合成方案,在芯片频率范围32~38 GHz,回波损耗小于–18 dB,增益约为40 dB,预计可得到接近20 W的输出功率。

    2014年03期 v.33;No.26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6 ]
  • 同轴腔体窄带带阻滤波器的研制

    孔博;叶强;

    采用盘耦合形式的同轴方形谐振腔结构,设计了一款中心频率为932 MHz,阻带带宽4 MHz,阻带抑制–55dB的窄带带阻滤波器。在同轴腔结构与传输线之间引入耦合盘构成带阻滤波单元,使用Designer与HFSS软件对电路模型与3D结构模型进行仿真优化,最后根据仿真模型进行加工测试。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在阻带边缘具有良好的边缘陡峭度。该滤波器结构简单,易调谐。

    2014年03期 v.33;No.265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6 ]
  • 一种新型MICS频段可植入天线的设计

    吴昊;郁磊;郭立泉;王计平;方强;

    设计了工作在MICS频段,尺寸为10 mm×10 mm×1.905 mm的可植入天线。采用高相对介电常数材料和平面倒F结构微带天线(PIFA)结构以降低天线尺寸。经过软件HFSS仿真计算,对天线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的设计效果。天线在403 MHz的谐振频点上回波损耗小于–20 dB,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保持–37 dB的天线远场增益,保证了天线工作的可靠性。

    2014年03期 v.33;No.265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12 ]
  • 一种应用于WLAN的容性馈电微带天线设计

    刘景湘;方安安;胡少文;

    在简单矩形微带天线的基础上,通过加一容性馈电贴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WLAN的微带天线。通过在矩形微带天线对角线馈电的方式实现了双频;容性馈电贴片的引入,抵消了因馈电探针过长而使天线输入阻抗呈感性的影响,从而展宽了天线的阻抗带宽。仿真结果表明,当回波损耗S11<–10 dB时,天线在2.44 GHz处带宽为120MHz(2.38~2.50 GHz),增益为5.7 dB;在5.42 GHz处带宽为1 GHz(5.12~6.12 GHz),增益为8.4 dB。该天线全面覆盖了WLAN所要求的频段,且性能良好,结构简单。

    2014年03期 v.33;No.265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8 ]
  • 具有带阻性能的新型超宽带分集天线

    裴玺;陈进;崔玉家;曹悠学;刘瑜;

    提出了一种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分集天线,该平面天线采用两正交分布的端口分别对直角梯形辐射贴片进行馈电。接地板45°轴线上延伸的短路枝节和刻蚀的等腰三角形使端口隔离度大幅提高。辐射贴片上分别开有倒钩形槽从而获得无线局域网(WLAN)带阻特性。所设计的天线带宽覆盖了3.1~10.6 GHz,阻带为5~6 GHz。辐射方向图及信道相关系数(ECC)表明该天线能很好地满足分集系统。由于超宽带电波具有极强的穿透性,该天线可应用于室内和地下精确定位系统中。

    2014年03期 v.33;No.265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2 ]
  • 银层致密性对叠层片式电感器应力的影响

    樊应县;高永毅;马健;欧爱良;

    针对叠层片式电感器在生产过程进行焊接性试验时出现的墓碑应力不良现象,通过扫描电镜(SEM)、等离子光谱、DPA(破坏性物理分析)等手段对产生不良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该问题的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叠层片式电感器端电极的三层结构中底层银层的致密性对应力的产生影响很大。通过降低烧银升温速率、提高烧银温度等措施使烧银工艺制度得到改善和优化,可提高银层的致密性,使墓碑应力不良问题得以解决,从而有效地指导生产。

    2014年03期 v.33;No.265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免清洗焊芯酸值的影响因素研究

    秦俊虎;刘宝权;汤凤甦;吕金梅;

    酸值是免清洗焊芯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研究了焊芯成膜物种类、溶剂、醇胺、表面活性剂等对其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膜物不同,制备出的焊芯酸值不同;随着溶剂、表面活性剂及醇胺等添加物含量的增加,体系的酸值逐渐减小;采用酸值为170 mgKOH/g的成膜物、质量分数分别为3.0%的溶剂A、1.0%和1.5%的两种醇胺的复配、4.5%的表面活性剂可制备出酸值为147 mgKOH/g、其他性能优良的免清洗焊芯产品。

    2014年03期 v.33;No.265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8 ]

编读通信

  • 《铝电解电容铝铝辑(七)》

    <正>该铝辑收入《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第1期至2011年第12期,有关铝电解电容铝的工艺技术,原辅材料,应用技术及发展趋势方面的重要论文及特约稿件1篇,共30篇,104页,约20多万字。是铝电解电容铝及其相关行业中,从事科研、生产、教学及应用人员收藏、查阅的重要参考资料。定价:80元,邮资费:6元(其中包括挂号费3元)。另《铝电解电容铝铝辑(七))特推出电子文档,包括《铝电解电容铝铝辑(七))全部30篇论文及39篇文献摘录,

    2014年03期 v.33;No.265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可靠性

  • 铝合金封装中陶瓷基板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研究

    王合利;徐达;常青松;王志会;

    在铝合金封装外壳中使用陶瓷基板时,由于热膨胀系数差异巨大,易产生较高热应力,甚至导致基板断裂。采用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如何从结构设计角度降低这类结构中陶瓷基板的热失配应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陶瓷基板应力是水平方向拘束导致的热应力和附加弯矩引起的弯曲应力叠加后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主要是后者作用的结果。结构设计时应遵循降低陶瓷基板/铝合金盒底厚度比的原则。当基板厚度一定时,应选用厚底铝合金封装外壳。当铝合金外壳底厚一定时,降低陶瓷基板厚度,则可靠性更高。

    2014年03期 v.33;No.265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4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4 ]
  • WT12长方形螺杆驱动线绕预调电位器可靠性设计

    周征茂;

    采用"扎接"工艺,降低了直接锡焊接对电位器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采用"旋铆"工艺,提高了电位器内部零件的连接可靠性;通过对滑块的受力分析,实现了滑块带动簧片的有效直线运动;通过在绕线骨架上建立电气轨迹的工艺方案设计及利用相关机械结构设计,解决了长方形电位器各个连接部位及其运行的可靠性问题,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2014年03期 v.33;No.265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行业资讯_市场与技术

  • 2013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数据分析

    陈智;

    采集和分析电子信息产品的进出口数据,对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指导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从行业进出口增速、进出口贸易方式、民营企业进出口情况、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速、主要省市进出口增长等多方面对2013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数据进行了分析。

    2014年03期 v.33;No.265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电子元器件在“定制化”时代的技术特征

    汪建立;

    电子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推动了电子元器件的定制化技术发展。从用户需求分析、自主开发技术的重要性、开发工具以及服务细化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实现电子元器件定制的技术途径。

    2014年03期 v.33;No.265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LED照明市场爆发中的技术瓶颈分析

    乐丽琴;贺素霞;

    列举了全球多个市场中LED照明对传统照明的渗透与替换趋势,从材料、研制设备、封装技术以及知识产权等多个角度分析了LED照明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并对中国的LED照明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2014年03期 v.33;No.265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1 ]
  • 基于专利数据库探析石墨烯发展动态

    李燕;陈建军;

    通过查询分析专利数据库,并参考多家机构的成果,归纳了石墨烯专利的特点,指出了其中蕴涵的技术价值及不足,为国内石墨烯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2014年03期 v.33;No.265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7 ]
  • 电子元器件竞争情报管理培训课程设计

    李建勇;

    分析了电子元器件企业经营中竞争情报工作的必要性,以及相关培训及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从情报组织的建立、技术情报的调研、情报分析方法及工作流程等不同角度不同侧重方向,设计了四种模式的竞争情报管理课程。

    2014年03期 v.33;No.265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5 ]

行业资讯_IT技术与元器件

  • 电子元器件企业ERP软件的应用态势分析

    周艳萍;

    介绍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价值,分析了电子元器件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中的难点。指出了传统ERP系统的弊端,展望了云计算时代元器件企业应用ERP的方向。

    2014年03期 v.33;No.265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8 ]
  • 电子元器件产品数据库的技术特点分析

    臧建莲;

    分析了设计型、商务型及复合型电子元器件产品数据库的技术特征,指出了这些数据库对于电子设计工程师、采购工程师以及电子元器件的渠道供应商、制造企业的应用价值。

    2014年03期 v.33;No.265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3 ]
  • 仿真软件ANSYS 15.0在电子材料研制中的应用

    闫淑梅;盛姣;

    介绍了工程仿真软件ANSYS15.0在材料结构分析、前处理以及高性能计算(HPC)等功能上的改进与提升,以超导材料及碳材料为例,分析了ANSYS软件在电子材料领域的应用状态及潜在价值。

    2014年03期 v.33;No.265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1 ]
  • 弹用微型计算机的元器件选型技术

    龚娇;崔天明;

    <正>导弹中使用的弹用微型计算机一般是在原型号计算机基础上减小体积、质量的专用计算机,因其使用的特殊性,对应用于其中的电子元器件在可靠性、频率特性及小型化等方面都有着苛刻的要求,因而元器件的技术选型尤为重要。1高可靠性弹用计算机要适应白天、夜晚或各种恶劣天气条件,其中的电子元器件必须可靠性高。元器件的生产、试验和验收,是保证元器件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军用产品元器件可靠性的关键控制点,其过程控制的好坏

    2014年03期 v.33;No.265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行业资讯_新型传感器

  • 电涡流传感器的技术优势及应用

    孙艳秋;

    介绍了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此类传感器的技术优势及研发动态。概述了电涡流传感器在机械运动状态的监控、金属磨粒的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使用中的技术要点。

    2014年03期 v.33;No.265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65 ]

编读通信_读者天下

  • 苏州纳米所非层状结构二维单晶纳米片的研究取得进展

    <正>单晶超薄膜是拥有宏观横向尺寸和纳米级甚至原子级厚度的二维单晶材料,由于其在厚度维度上的尺寸远远小于另外两个维度,造成了该类材料的电子能级和态密度与体相材料相比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而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单晶超薄膜物性的深入研究及其应用的开发探索依赖于发展可控的、高质量的各种类单晶超薄膜的制备方法。仿照石墨烯的剥离过程,最近发展的剥离技术被用于制备各种半导体类单晶超薄膜,如MoS2,GaN,MxM1–x(OH)2等。但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层状结构的体相材料,获得纳米级甚至原子

    2014年03期 v.33;No.265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科学家发现单原子磁性控制新方法

    <正>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来自英国、德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决定磁性稳定性及其在各种设备用途的单个原子的磁场方向,可以通过改变这个原子与附近金属间的电耦合进行修改。该研究结果刊登在近日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葡萄牙伊比利亚纳米技术实验室的华金·费尔南德斯-罗西尔博士强调:"对于大片的磁性材料,磁各向异性主要是由一

    2014年03期 v.33;No.265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美开发出生物质燃料低温电池

    <正>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直接以生物质为原料的低温燃料电池。这种燃料电池只需借助太阳能或废热就能将稻草、锯末、藻类甚至有机肥料转化为电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纤维素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高出近100倍。相关论文已发表在《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上。尽管以甲醇或氢驱动的低温燃料电池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但由于聚合材料缺乏有效的催化系统,低温燃料电池技术一直无法直接使用生物质作为燃料。新研究中,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的这种新

    2014年03期 v.33;No.265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纳米材料颗粒越细微,转动越活跃

    <正>纳米材料有什么样的形变机制?高压先进科研中心(上海)陈斌研究员及其合作团队研究发现,材料颗粒越细微,转动越活跃。《美国科学院院报》近日刊发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陈斌及其团队引入地球物理领域的实验方法,成功探测到了超细纳米晶体的塑性形变,进而发现材料颗粒越细微,转动越活跃。这一发现对于研究结构材料的强度和寿命以及探索矿物在地球内部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03期 v.33;No.265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石榴”电极可让电池容量增10倍

    <正>受石榴启发,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硅纳米颗粒和碳制成的新型电极,成功破解了此前锂离子电池中的硅电极容易破裂的难题。相关研究发表在2月17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电极是电池的关键部件,有阳极和阴极之分。此前就有研究表明,硅阳极具有极好的性能,用其制成的锂离子电池能比目前广泛使用的石墨阳极多存储10倍以上的电能。但其最大的缺点是不可持续性:这种电极在充电过程中极易发生膨胀甚至破裂,硅在脱落后还会与电池中的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泥状物

    2014年03期 v.33;No.265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美用超材料设计首个使光弯曲的计算器

    <正>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模拟出了超材料计算器,有望被用来执行复杂的数学运算,从而快速处理图形图像。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超材料是具有奇异光学性能的人工复合材料,它能够弯曲、散射、传输电磁辐射,甚至让电磁辐射以特定路径传播,而自然材料完全无法做到这些。从原理上来说,超材料通过让光线在遇到物体时"绕道而走"原理,从而使物体不可见。最近几年,随着科学家们在超材料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各式各样能对光进

    2014年03期 v.33;No.265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新法制得高质量石墨烯纳米带

    <正>一支由法、美、德三国研究机构和大学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利用新方法合成了高质量石墨烯纳米带,并成功在室温下验证了其非凡的导电性能。这种纳米带为新型电子设备的研发开创了新的发展空间。相关研究刊登在《自然》杂志网站。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材料,拥有众多极为特殊的物理特性,室温下电子在石墨烯材料中的移动速度是硅导体的200倍。此前的研究已经证实,碳纳米管(由石墨烯卷曲而成的圆筒结构)具有极好的

    2014年03期 v.33;No.265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美中科学家成功验证硼墨烯的可行性

    <正>美国布朗大学与中国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发现元素周期表中5号化学元素硼也可能形成类似石墨烯的单层平面原子结构,并将其称之为硼墨烯。该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通信》杂志。石墨烯被誉为神奇材料,其碳原子排列成六边形,呈蜂窝环状结构,因其强度比钢还要大,导电性能比铜好,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认为其能够彻底变革纳米技术和电子技术。

    2014年03期 v.33;No.265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美研制新式太阳能热光伏发电系统

    <正>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20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套太阳能热光伏发电(STPV)系统,系统内的一个高温材料发出的热会被光伏电池收集起来,因此新系统不仅能利用更多太阳光,也有望使存储太阳能变得更容易。研究发表在本周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该研究的领导者之一、机械工程学副教授伊夫林·王解释说,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无法利用所有光子",因为要想将一个光子的能量变成电能,要求光子的能级与光伏材料带隙的能级相匹配,尽管硅的带隙与很多波长的光匹配,但也有很多不匹配。

    2014年03期 v.33;No.265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美研制出“超高拉伸”透明电导体

    <正>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28日报道,美国休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创建出一种新型"超高拉伸"且透明的电导体材料,将有可能促使完全折叠式的手机或折叠后夹在臂弯下便于携带的平板电视更进一步付诸实现。该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网络版上。该研究团队是第一个创建出这种集聚透明性、可拉伸和导电性的材料,以及首次使用晶界光刻技术将这种材料创建。更重要的是,这是首次提供一个明确的机制生产出具有"超高拉伸"特性的材料。

    2014年03期 v.33;No.265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欢迎订阅《电子元件与材料》系列专辑

    <正>为了更加系统及时地报道电子材料与元器件领域各研究热点的动态,《电子元件与材料》联合各专业的权威专家与学者,特别推出系列专辑,供企业研发、课题组选题、行业研究与投资等专业人士参考,并以此为平台提供产学研用的交流合作服务。订阅电话及联系邮箱:18981792300@163.com。

    2014年03期 v.33;No.265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