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真英;熊超;莫玉学;黄宇阳;邓文;
测量了不同CaCO3含量的ZnO-Bi2O3-Sb2O3-Co2O3-MnO2-Cr2O3-CaCO3压敏陶瓷的正电子寿命谱及其I-V特性,研究了CaCO3对ZnO基压敏陶瓷的微观缺陷和电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含0.25%(摩尔分数)的CaCO3的ZnO基压敏陶瓷的缺陷浓度、基体和晶界缺陷的电子密度以及压敏电压比不含CaCO3的ZnO基压敏陶瓷的低。当CaCO3含量高于摩尔分数0.25%时,随着CaCO3含量的增加,ZnO基压敏陶瓷缺陷浓度、基体和晶界缺陷态的电子密度升高,从而导致其压敏电压和非线性系数增加,漏电流减小。
2013年11期 v.32;No.261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2 ] - 王超男;方靖淮;
首先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Ag纳米颗粒,然后通过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水解缩聚在其表面直接生长SiO2,制备核壳结构的Ag/SiO2复合纳米颗粒。SEM-EDS分析表明,SiO2包覆层显著改善了纳米颗粒的分散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Ag/SiO2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吸收峰受壳层厚度的影响,并且对周围介质表现出良好的敏感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显示壳厚达几十纳米的Ag/SiO2仍对结晶紫的拉曼信号具有增强作用,表明SiO2层中存在孔洞结构,有利于提高Ag/SiO2对周围介质的敏感性。
2013年11期 v.32;No.261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8 ] - 张金利;王灿;季惠明;
以BaSrTiO3-MgO(BST-MgO)复相材料为功能相,氧化硼和碳酸锂为烧结助剂,采用流延成型工艺制备了低温烧结的微波铁电陶瓷材料。研究了流延浆料中丁酮与乙醇的比例对BaSrTiO3-MgO悬浮液、流延浆料以及流延坯片的影响。通过沉降性测试、流变性测试以及SEM扫描测试等表明溶剂中丁酮与乙醇质量比为6/4时,BaSrTiO3-MgO悬浮液以及流延浆料分散稳定,黏度适中,且获得的坯片结构致密。
2013年11期 v.32;No.261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0 ] - 胡静;冯哲圣;王焱;陈金菊;王小军;
以葡萄糖和乙炔黑为复合碳源、廉价的Fe2O3为铁源,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并通过XRD、SEM、Raman分析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所制得样品的物相、形貌、结构和电性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葡萄糖和乙炔黑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1时,所制备的正极材料具有最优的性能,在0.1C倍率下,其放电比容量为152.5 mAh/g,且在不同倍率下循环24次后,其0.1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仍能达到148.8mAh/g,容量保持率为97.6%。
2013年11期 v.32;No.261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5 ] - 于成龙;高丹鹏;郝欣;刘子涵;
以FeSO4·7H2O和NaOH为原料,使用超声波辅助处理,在水热条件下形成了分散性极好的Fe3O4粉体。利用XRD对所得样品进行了物相分析,通过FE-SEM观察了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强碱性环境、水热温度为120℃时产物主要为α-FeOOH,并且没有完全结晶。水热温度为140℃时,产物主要为Fe2O3。当水热温度升至160℃以上时,产物为Fe3O4,且随着水热温度升高,所得Fe3O4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保温时间的变化对产物的晶相没有太大影响,但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所制样品颗粒尺寸变大,产物纯度增加,结晶更完全。
2013年11期 v.32;No.261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6 ] - 陈洪亮;王树林;邱迎新;
以Ba(CH3COO)2、FeCl3·6H2O和H2O2为原料,分别采用超声活化-熔盐法和普通熔盐法在900℃下制备了BaFe12O19颗粒。通过XRD、SEM、TEM表征和VSM测试,探究了超声活化过程对所制BaFe12O19的成分、形貌以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普通熔盐法,超声活化-熔盐法制备的BaFe12O19颗粒为典型的六角片状结构,晶粒较大,径向尺寸为120~180 nm,厚度约为50 nm,且结晶性较好;比饱和磁化强度s=59.912 A·m2/kg,比剩余磁化强度σr=29.383 A·m2/kg,分别提高了10.5%和7.7%,但矫顽力Hc=2 575.7 A/m,相对降低了26.7%。
2013年11期 v.32;No.261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4 ] - 何铁石;杜微;郭中台;蔡克迪;金振兴;
利用水热法对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进行二次活化处理。对不同温度下水热处理后的活性炭进行FTIR、TGA、BET、SEM和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水热处理可以去除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疏通炭颗粒孔道、去除炭颗粒中吸附杂质和增加活性炭表面惰性,得到比容量高且电化学性能稳定的二次改性超级电容活性炭。在180℃水热处理12 h后的活性炭具有较好的二次活化效果,其比容量为175 F/g,阻抗为1.1,2 000次恒电流充放电循环后的充放电效率为93.5%。
2013年11期 v.32;No.26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6 ] - 高祥;王利;张志;
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矩形微悬臂梁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得出微悬臂梁的振型、固有频率及其在外加负载时的电压输出。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微悬臂梁及能量存储电路,并在低频下对微悬臂梁的发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负载电阻为1 k时,此时的瞬时输出功率最大可达到0.077 4 W,可以满足低功耗产品的供电需求。
2013年11期 v.32;No.26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6 ] - 宋阳;周勇;蒋书文;
在氧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中,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蓝宝石基片上溅射生长了Ba0.5Sr0.5TiO3(BST)薄膜,使用微细加工工艺制备了BST薄膜变容管,研究了溅射气压对薄膜变容管漏电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片温度800℃,溅射气压2.0 Pa,氧氩分压比为3:17的条件下沉积的BST薄膜结构致密,表面平整,所制薄膜变容管具有较小漏电流,在较高外加电场强度(3.0×106V/cm)下其漏电流密度不超过1.3×10–4A/cm2,耐压可以达到120 V,调谐率约为53.7%。
2013年11期 v.32;No.261 43-4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9 ] - 张海涛;康爱国;马维青;赵晓龙;郭小龙;
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对一种长条形Rosen型结构的多层压电变压器(MPT)的输入和输出性能以及振动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个简化的等效电路模型,并用等效电路模型对MPT的相关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用波动叠加理论对其振动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是一致的,两者都证实负载电阻对MPT的工作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佳匹配负载。
2013年11期 v.32;No.261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 王翠;
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差分电流传输器(DDCC)的单输入五输出的通用电压模式双二阶滤波器,其电路由两个DDCC+、三个电阻和两个接地电容构成。该滤波器结构简单,不需外加任何电路,能同时实现低通、全通、高通、带阻及带通功能,固有频率ω与品质因素Q能独立调节,并具有较低的无源灵敏度,PSPICE仿真结果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
2013年11期 v.32;No.261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3 ] - 陈均;朵天波;刘子辰;潘武;
利用谱域法对十字孔型超介质单元的滤波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工作在太赫兹大气通信窗口、中心频率为0.338 THz的十字孔型阵列超介质滤波器,其归一化透射率高达0.998。讨论了其结构参数对滤波特性的影响。分别利用相同十字孔、十字形、方形环结构对其滤波特性进行改进,对改进结果进行了对比。最终选用方形环与十字孔结合的复合阵列结构替换了十字孔型阵列结构,构成了复合结构的超介质滤波器。结果表明,其3 dB带宽为20.38 GHz,带外归一化透射率小于0.1,带外抑制更加良好,边带更加陡峭。
2013年11期 v.32;No.261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3 ] - 樊艳丽;张柯柯;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检测手段,研究了Ni添加对Sn2.5Ag0.7Cu0.1RE钎料及其钎焊接头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Ni能显著细化钎料显微组织,抑制钎焊接头界面区IMC的产生,降低IMC的厚度,提高钎料及钎焊接头的性能。当w(Ni)为0.05%时,钎料合金组织细小均匀,共晶组织所占比例增多,钎焊接头界面IMC薄而平整,钎料的伸长率及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较未添加Ni时提高了14.7%和4.5%。过量的Ni添加会导致钎料及钎焊接头性能降低。
2013年11期 v.32;No.261 58-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6 ] - 杨厚云;盛建平;王晶;
使用不同方法获得了低色温白光LED DR-LED(Direct Red LED)与FP-LED(Full Phosphor LED),它们具有相同的封装结构。分别测量了它们的光谱、光通量等光电参数,并对它们在光电性能、温度特性和光品质等方面做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输入功率下,DR-LED的发光效率要高于FP-LED,但DR-LED的发光效率随温度升高下降较快;在光品质方面,DR-LED具有比FP-LED更好的显色性,但是其空间色度均匀性较差并且更容易产生颜色漂移,而FP-LED具有较好的空间色度均匀性且发光颜色较稳定。
2013年11期 v.32;No.261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4 ]
<正>消费者一直希望拥有能弯曲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但现在的芯片、显示器等电子元件一般由金属和无机半导体组成,因此,科学家们尝试着用塑料(聚合物)研制出柔性电子设备,但塑料的导电性不强。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改进塑料半导体电学性能的理论和公式,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新研究有助于柔性电子设备的问世。
2013年11期 v.32;No.26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正>中美科学家携手合作,为未来的电子设备研发出一类名为拓扑绝缘体(TI)的电导体。该研究团队报告称,他们在一个超高真空腔内,分别在砷化镓(GaAs)粗糙和光滑的表面,种植出了两类拓扑绝缘体材料,并对它们输送电子的能力进行了评估。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物理联合会学术期刊AIP Advances上。
2013年11期 v.32;No.261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正>荷兰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物质基础研究所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合作,制造出一种由堆积银和氮化硅纳米层构成的新材料,能赋予可见光近乎无限的波长。该材料有望在新型光学元件、光线路等领域大显身手,也可用于设计更高效的发光二极管。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2013年11期 v.32;No.261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正>陶瓷受压时很容易破碎。但现在,美国和新加坡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非常微小的陶瓷,其不仅弯曲后不会破碎,且具有形状记忆,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燃料电池领域。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该研究的领导者、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和工程学教授克里斯托弗·舒解释道,拥有形状记忆意味着,当这种材料被弯曲接着被加热时,它们会回复到原初的形状。二十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首次知道这种拥
2013年11期 v.32;No.261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师在新一代电子设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采用碳纳米管建造出计算机原型,比现在基于硅芯片模式的计算机更小、更快且更节能。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纳米技术高级顾问米哈伊尔称此举为"一项重要的科学突破"。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封面上。晶体管不断缩小,以使一个芯片上可以排列更多。但随着晶体管变得越来越细小,在狭窄的空间里就会
2013年11期 v.32;No.261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7 ]
- 杨国锋;李果华;高淑梅;
利用选择性横向外延生长法可以沿不同的生长方向生长出不同的GaN半极性面,进而可以生长出不同的半极性多量子阱LED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单芯片LED的多波长发光。结果表明:通过生长模板和生长条件的改变可以控制不同GaN半极性面的形成,从而控制InGaN/GaN多量子阱LED的发光波长从蓝光到绿光甚至是白光可调控。
2013年11期 v.32;No.261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杨义军;胡珊;朱骏;
用Trace Pro光学仿真软件,研究了面积相同的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和梯形等4种四边形GaN基蓝光发光二极管(LED)芯片的光萃取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芯片面积(0.3 mm×0.3 mm),相同发光功率(0.2 W)的情况下,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的LED芯片的光萃取效率分别为18.2%,18.1%,19.7%,20.2%。这表明不同的芯片形状对LED的光萃取效率影响显著。梯形芯片与通常使用的正方形芯片相比,光萃取效率提高约11.0%。这种提高LED光萃取效率的方法具有不改变LED制程过程,对生产成本与成品率没有影响的优点。
2013年11期 v.32;No.261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汤坤;卓宁泽;施丰华;邢海东;王海波;
介绍了LED散热器的研究现状,比较了铝制散热器和导热塑料散热器的优缺点,并通过计算对流散热和辐射散热作了进一步验证。在大空间条件下,散热器结构相同时,铝制与导热塑料散热器都以热辐射方式散热为主,且对流散热效果基本相同,导热塑料的散热效果相对较好。
2013年11期 v.32;No.261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7 ] - 刘克;苗斌;
LED作为第四代新能源照明器件,其性能发挥与调光芯片的功能密不可分。基于LED的调光模式,介绍了国内外LED调光芯片的新功能、新技术,展望了PWM(脉冲宽度调制)调光芯片的技术发展趋势。
2013年11期 v.32;No.261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3 ] - 罗新方;
介绍了发改委移动互联网及4G产业化专项的八项内容,概述了此次专项将推动的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领域,重点分析了频率元件与传感器的发展机遇。
2013年11期 v.32;No.261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7 ] - 苗斌;刘克;刘海龙;
在提高电子器件研制效率和缩减生产成本上,电子器件仿真技术意义重大。介绍了电子器件仿真软件的技术特点,指出了集成提升、专业精分、方便易用及服务周到等是电子器件仿真软件的发展方向。
2013年11期 v.32;No.261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正>为了更加系统及时地报道电子材料与元器件领域各研究热点的动态,《电子元件与材料》联合各专业的权威专家与学者,特别推出系列专辑,供企业研发、课题组选题、行业研究与投资等专业人士参考,并以此为平台提供产学研用的交流合作服务。订阅电话及联系邮箱:18981792300@163.com。
2013年11期 v.32;No.261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正>欢迎电子材料与元件行业人士向本栏目投稿,就行业中技术、资本、市场、政策、标准等资讯,通过本栏目向业界分享您的任何观点、经验及体会。期待您向我们投稿,让我们一起为推动中国电子材料与元件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而努力!
2013年11期 v.32;No.261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