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小婷;范桂芬;王允祺;吕文中;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化学计量比为0.3Pb(Zn1/3Nb2/3)O3-0.35PbTiO3-0.35PbZrO3的压电陶瓷,研究了所制陶瓷的预合成温度对其微观结构和压电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预合成温度大于800℃时可以获得纯钙钛矿相,低于800℃钙钛矿主晶相不明显且有很多杂相产生。当预烧温度为775℃时,经1 125℃保温3 h烧结的陶瓷具有最佳综合性能:d33=431 pC/N、k31=0.36、Ec=9.98×103 V/mm、Pr=22.52×10–6 C/cm2、εr=1 874、tanδ=0.024、ρ=7.88 g/cm3。
2012年10期 v.31;No.24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5 ] - 覃远东;宾月景;梁自伟;褚冬进;方亮;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Li2+xZnTi3O8+0.5x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A位Li的非化学计量比对Li2+xZnTi3O8+0.5x陶瓷的烧结特性、相结构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i2+xZnTi3O8+0.5x(x=–0.2~+0.2)陶瓷中Li含量的逐渐增加,TiO2相逐渐消失,陶瓷的致密度逐渐升高,介电常数逐渐降低,Q.f值先上升再下降,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逐渐降低,然后保持不变。当x=–0.05时,Li1.95ZnTi3O7.975陶瓷取得最佳的综合微波介电性能:εr=26.41,Q.f=65 200 GHz,τf=–4.16×10–6/℃。
2012年10期 v.31;No.248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3 ] - 毛兴龙;周洪庆;赵建新;曾凤;朱海奎;
采用流延成型工艺制备了硼硅酸盐玻璃/氧化铝陶瓷生瓷带,并经烧结制备了陶瓷试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所制陶瓷烧结性能、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所得陶瓷试样的体积密度、烧结收缩和介电常数均先增大后减小;当烧结温度达到850℃时,陶瓷试样中开始析出钙长石晶相;经880℃烧结所得陶瓷性能较佳:体积密度为3.08 g/cm3,在20 MHz下相对介电常数为7.7,介质损耗为2.0×10–4,25~600℃内线膨胀系数为8.3×10–6/℃,满足LTCC基板材料的应用要求。
2012年10期 v.31;No.248 9-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0 ] - 翁俊梅;姜胜林;许毓春;张光祖;
采用固相法对Bi2O3和Sb2O3进行了预复合,并研究了不同比例的Bi2O3与Sb2O3预复合对ZnO压敏电阻致密度,晶粒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i2O3与Sb2O3的摩尔比为0.7:1.0时,ZnO压敏电阻的综合性能最优,其晶粒生长得最为均匀致密,电位梯度达到361V/mm,非线性系数为86,漏电流密度为7×10–8A/cm2;另外,在耐受5kA电流下的8/20μs脉冲电流波后,其残压比和压敏电压变化率分别为2.6和2.5%。
2012年10期 v.31;No.248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4 ] - 常凤真;朱承飞;
在不同浓度的硝酸中制备铝阳极箔样品,并通过失重量、电化学交流阻抗及扫描电镜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重点探讨了硝酸的浓度对所制阳极箔比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硝酸的浓度为1.5 mol/L时,比容达到了一个相对较大的值2.01×10–6 F/cm2;交流阻抗谱中,只出现了一个时间常数,且表现出类似常相位角元的特征。
2012年10期 v.31;No.248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2 ] - 肖勇;许程源;张光强;蒋书文;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Al2O3基片上沉积了铌酸铋镁(Bi1.5Mg1.0Nb1.5O7,BMN)薄膜,研究了不同退火条件下BMN薄膜的介电损耗机理。结果表明,充分的退火能够减小氧空位缺陷密度,并降低介电损耗。氧气气氛下退火能够有效补偿BMN薄膜中的氧空位,使得介电损耗进一步降低。这说明氧空位导致的带电缺陷损耗是BMN薄膜材料主要的介电损耗机制。此外,BMN薄膜中也存在晶界损耗机制。
2012年10期 v.31;No.248 19-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7 ] - 郑丹;丁驰竹;
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法沉积了ZrO2介电薄膜,研究了退火温度对ZrO2介电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漏电流最小的样品的漏电流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漏电流先减小后增大,退火温度为300℃时所制备薄膜的漏电流最小,当所加电压为–1.4 V时,漏电流密度为8.32×10–4 A/cm2。当所加正偏压为0-0.8 V和0.8-4.0 V时,该样品的漏电流主导机制分别为肖特基发射和直接隧穿电流;当所加负偏压为–1.7-0 V和–4.0-–1.7 V时,其主导机制分别为肖特基发射和空间电荷限制电流。
2012年10期 v.31;No.248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戴俊;王保珠;秦磊;于纪烨;
利用ZnO和GaN材料制备了ZnO:Al/n-ZnO/p-GaN透明电极异质结发光二极管。通过SEM、TEM和荧光光谱对ZnO纳米棒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发光特性表征。通过半导体特性分析系统和光谱测试技术对ZnO:Al/n-ZnO/p-GaN异质结进行了电致发光性能测试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该器件能产生有效的蓝紫色电致发光,其发光分别来自于n型ZnO、p型GaN以及界面辐射;并且采用ZnO:Al作为透明电极可以提高该器件的出光效率。该异质结可应用于高效率短波发光器件。
2012年10期 v.31;No.248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4 ] - 张光强;肖勇;许程源;陈湘亮;蒋书文;
采用BaxSr1–xTiO3(BST)可变电容作为调谐元件研制了一种工作频率可调的电调谐微带天线。该天线通过利用单片机控制电源单元输出不同的偏置电压来改变BST可变电容的电容大小,进而实现工作频点的调整。结果表明,当电源输出偏压在0-52 V变化时,该微带天线的工作频点可在1.47-1.61 GHz调节,回波损耗低于–15 dB。
2012年10期 v.31;No.24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9 ] - 潘武;李亭亭;李国新;黄书璘;
将两种不同结构的异向介质同时嵌在聚酰亚胺衬底中,在太赫兹波段实现了两个不同的谐振频率响应。分析了不同衬底厚度对谐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衬底厚度为30μm时,两个结构会相互影响,从而使谐振幅度和谐振频率有所改变;当衬底厚度增加到100μm时,两个谐振点谐振特性彼此独立,互不影响。
2012年10期 v.31;No.248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8 ] - 吴家国;周晓明;
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带阻特性的超宽带微带天线。天线采用50Ω共面波导馈电结构,辐射单元采用圆形金属贴片,在圆形贴片上开一个倒U形槽,实现了天线的带阻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在频率段2.8-12.0 GHz内(除5.00-5.95 GHz外)天线驻波比小于2,且天线具有近似全向辐射的特性;而天线在频率段5.00-5.95 GHz内形成了阻带,从而有效阻隔了WLAN(5.150-5.825 GHz)频率段。该天线具有尺寸小,易于与微波电路集成等优点,可以用于超宽带系统。
2012年10期 v.31;No.248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0 ] - 陈冰洁;王锡良;胡大成;宋加兴;
介绍了一种利用脊谐振器产生的正交准TEM简并模实现脊双模波导滤波器的新方法。通过分析脊谐振器放置在主模传输波导中不同位置的特性,建立了耦合拓扑结构图,实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频率响应。利用全波仿真软件AnsoftHFSS,分别以方形和十字交叉这两种脊谐振器作为基本单元,设计出了两腔四阶的脊双模波导滤波器,两个滤波器的插损均小于0.2 dB,回波损耗小于–23 dB,仿真结果与预期吻合。
2012年10期 v.31;No.248 37-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2 ] - 钟喜春;黄有林;刘云鹤;刘仲武;曾德长;
采用流动温压成型技术制备了各向同性粘结NdFeB/锶铁氧体复合磁体。研究了不同类型NdFeB磁粉对粘结NdFeB/锶铁氧体复合磁体磁性能和交换耦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粘结贫稀土NdFeB/锶铁氧体复合磁体的综合磁性能最好,当NdFeB和铁氧体的质量比为3:2时,其磁性能Br=0.38 T,Hcj=524 kA/m,(BH)max=21.9 kJ/m3;另外,其Henkel曲线为典型的S型曲线。粘结纳米双相NdFeB/锶铁氧体复合磁体内的交换耦合作用近乎消失,磁体内以静磁交互作用为主。
2012年10期 v.31;No.248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8 ] - 万娟;郑志刚;王进;刘仲武;
采用气流磨破碎的Fe78Si9B13非晶合金粉末制备了非晶磁粉芯,研究了绝缘包覆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对磁粉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磷酸丙酮溶液钝化处理的粉末制备的磁粉芯其性能要优于其他经氧化物粉末、矿物粉、硅酸盐包覆处理的粉末制备的磁粉芯。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磁粉芯的相对磁导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热处理温度为400℃时,其所制备的磁粉芯的相对磁导率μe最大(26),损耗Ps最低(11.1 W/kg,50 kHz),相应的矫顽力Hc和品质因数Q分别达到最低值12.1 A/m和最高值273.9。
2012年10期 v.31;No.248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05 ] - 孙子文;沈星;李海明;
阐述了几种压电发电机接口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包括标准能量回收电路,同步电荷提取电路,并联同步开关电感电路,串联同步开关电感电路和双同步开关电感电路,并从阻抗匹配角度分析了以上五种电路输出最大功率时的最佳负载阻抗范围。为了最大化地回收自然界中的振动能量,以双同步开关电感电路为例,针对其控制过程复杂且要求精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体的硬件电路实施策略并进行了Pspice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吻合。
2012年10期 v.31;No.248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17 ] - 陈凯;刘兴泉;马慎思;寇丹;张峥;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前驱体Ni0.8Co0.2(OH)2,然后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通过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恒流充放电测试等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所制备材料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卧式管式炉中空气气氛下进行两段控温烧结:第一段烧结温度为700℃,第二段烧结温度为750℃时,合成的LiNi0.8Co0.2O2具有良好的六方晶系α-NaFeO2层状结构;在0.5C充放电倍率下和2.7-4.3 V电压范围内,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3.0 mAh/g,2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8.5%。
2012年10期 v.31;No.248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3 ] - 窦俊青;康雪雅;吐尔迪·吾买尔;韩英;
以Fe2O3、LiH2PO4为原料,蔗糖为碳源,草酸为添加剂,采用流变相辅助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FePO4/C复合材料。研究了草酸添加量、烧结温度以及碳含量对所制LiFePO4/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适量草酸可有效提高LiFePO4/C的电化学性能,并且当草酸添加量为LiH2PO4摩尔量的1.5倍、烧结温度为700℃、碳质量分数在8.8%左右时,所制材料表现出最佳电化学性能:其0.2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可达154 mAh/g;5.0C高倍率下具有约120 mAh/g的可逆放电比容量;1.0C倍率下循环充放电1 000周容量保持率达98%。
2012年10期 v.31;No.248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5 ] - 张成祥;赵志伟;陈永强;
以草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为电解质,利用电化学方法,基于镍片制备了ZnO质量分数不同(10%~30%)的聚吡咯/氧化锌(PPy/ZnO)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镍片的复合材料中,聚吡咯呈典型的菜花状结构,白色的Zn0颗粒夹杂在PPy中,填充在PPy颗粒间的缝隙中,防止基底与溶液的直接接触,这种结构对基底有着很好的防腐蚀保护性能。而且随着质量比的增加,PPy/Zn0复合材料中的白色ZnO颗粒更为密集。研究发现PPy/ZnO复合材料比纯PPy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而且随着质量比的增加,PPy/ZnO复合材料的氧化还原可逆性、电化学交换反应与容纳电荷的能力等电化学性能有增强的趋势。
2012年10期 v.31;No.248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2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2 ]
-
<正>美国西北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机械工程师合作开发出一种稳定的环保型热电材料,热电品质因数(ZT)创下世界纪录,达到2.2,可将15%至20%的废(余)热转换成电力,成为目前最有效的热电材料。
2012年10期 v.31;No.248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正>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资助250万欧元,由英国诺丁汉大学施罗德(SCHRODER)教授领导的一个欧洲研发团队,成功地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CO2)吸收材料。新材料被命名为NOTT-202a,具有专门独特的吸收并储存CO2的特性,可以被直接应用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也可以通过设计开发出的新产品应用于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的CO2排放,属于新型的碳捕获及封存技术(CCS)材料。
2012年10期 v.31;No.248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正>电监会21日发布我国火电科技进步情况,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电力装机达到10.6亿千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电力装机大国,火电在装机总量中所占比重长期保持在70%以上。
2012年10期 v.31;No.248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正>近日,就钓鱼岛争端问题,中日关系日趋紧张。日本宣布对钓鱼岛"国有化"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反制日本,抵制日货"运动风生水起。如果中日两国冲突继续升级,在全面战争开始之前,从旅游到贸易必将先受到全面冲击。
2012年10期 v.31;No.248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正>日前,国家"863"计划课题——高性能反渗透膜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在贵阳启动实施。该课题完成后,将实现海水淡化反渗透制膜材料的国产化,开发的膜材料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同等性能膜元件价格将比进口膜产品低20%,海水淡化膜元件的合格率也将从30%提高到80%。
2012年10期 v.31;No.248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正>中科院化学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利用有机纳米光子学材料,实现了高效化学气体传感,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国际期刊《先进材料》杂志上,并被作为即将出版的《先进光学材料》的内封面文章重点介绍。
2012年10期 v.31;No.248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