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 名:
电子元件与材料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MATERIALS
主 办
国营第715厂
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
刊 期:月刊
出版地:成都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刊 号:

ISSN 1001-2028
CN 51-1241/TN
邮发代号:62—36
本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A化学文摘(美)
SA科学文摘(英)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EBSCO学术数据库(美)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20)
中文核心期刊(2017)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研究与试制

  • AlN多层共烧陶瓷微波外壳的设计与制作

    刘俊永;孙文超;崔嵩;张浩;

    使用Ansoft HFSS软件设计了一种微波多芯片组件(MCM)用陶瓷外壳,并采用AlN多层共烧陶瓷工艺制作了样品。微波输入输出(I/O)端子采用微带线直接穿墙形式,并与陶瓷外壳一体设计、制作。试验结果表明,在2~12 GHz内驻波比(VSWR)<1.3,测量漏率R1≤1×10–3Pa.cm3/s(He)。

    2012年07期 v.31;No.24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8 ]
  • 掺杂Lu_2O_3对Ba_4Sm_(9.33)Ti_(18)O_(54)微波介质陶瓷性能的影响

    皮鑫鑫;黄宝玉;王丽熙;张其土;

    以Ba4Sm9.33Ti18O54微波介质陶瓷为基础,掺杂Lu2O3进行改性,形成固溶式为Ba4(Sm1–yLuy)9.33Ti18O54的结构。结果表明,掺杂Lu2O3能很好地把Ba4Sm9.33Ti18O54微波介质陶瓷的烧结温度降至1 260℃,当y=0.05时Ba4Sm9.33Ti18O54为类钨青铜结构,能得到介电性能较佳的微波介质陶瓷:4.33GHz时εr约为76,Q.f约为2532,τf为–42×10–6/℃;y<0.5时生成了类钨青铜结构晶相,y≥0.5主晶相变成烧绿石相,不具备介电性。

    2012年07期 v.31;No.245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6 ]
  • Bi(Fe_(0.9)Mn_(0.1))O_(3+σ)对KNN基陶瓷的相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

    胡耀斌;刘心宇;江民红;崔业让;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K0.5Na0.5NbO3-LiSbO3-xBi(Fe0.9Mn0.1)O3+σ(KNN-LS-BF9M1)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不同BF9M1掺杂量(x分别为0,0.002,0.004,0.006,0.008)对所制陶瓷的显微结构、物相组成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BF9M1掺杂能有效抑制KNN陶瓷晶粒的生长,促进组织致密化。当x从0增加到0.006时,样品发生正交-四方相变,同时正交-四方相变温度to-t从95℃降低到40℃;另一方面,压电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介质损耗有所降低。当x=0.006时,样品具有最好电性能:d33=260 pC/N,tanδ=2.03×10–2,kp=51.9%,εr=1 241,Qm=44.7,tC=345℃,to-t=45℃。

    2012年07期 v.31;No.245 8-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2 ]
  • Ba_(0.99)Nd_(0.01)TiO_3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祁红艳;肖明;

    用熔盐法合成了掺Nd钛酸钡(Ba0.99Nd0.01TiO3)纳米颗粒,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研究了所制Ba0.99Nd0.01TiO3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讨论了Nd掺杂对BaTiO3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纳米颗粒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和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颗粒是单晶的四方结构,平均粒径约为200 nm,光学带隙为3.23 eV。在近红外波段900 nm和1 060 nm附近有强烈发光,其分别是由Nd3+的4F3/2→4I11/2和4F3/2→4I13/2跃迁辐射导致。

    2012年07期 v.31;No.245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碳点离子液体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张庆国;石丽敏;王双龙;蔡克迪;金振兴;

    以1-甲基-3-乙基咪唑四氟硼酸离子液体和果糖为原料,微波作用下一步制得一种新型碳点离子液体复合物,用此复合物代替部分导电剂和粘结剂制成新型炭基超级电容器,并与传统的炭基超级电容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复合物中有大量直径小于4nm的碳纳米粒子,70℃时电导率达到13.26×10–3S·cm–1。所制超级电容器充放电效率由传统炭基超级电容器的89.1%提高到97.3%,比电容由115.7 F.g–1提高到251.1 F·g–1,内阻由1.95Ω 降低为1.23Ω ,且循环性能显著提高。

    2012年07期 v.31;No.245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5 ]
  • 新型高温高压长寿命铝电解电容器的研究

    丁姣;尹国强;冯耀邦;赵国鹏;

    采用混合支链多元羧酸铵盐作为主电解质,乙二醇为主溶剂,配合辅助溶剂,添加多种功能防护剂,制作了新型高温、高压、长寿命铝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研究了以此电解液所制铝电解电容器的性能。结果表明,所制电容器具有耐高温、长寿命、耐大纹波、低漏电流等特点,用于节能灯、电子整流器时,通过了150℃2 000 h高温负荷寿命试验。

    2012年07期 v.31;No.245 19-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5 ]
  • SnO_2与ZnO压敏电阻特性比较分析

    张鹏;张枨;鞠晓雨;李祥超;

    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SnO2压敏电阻和ZnO压敏电阻内部结构进行了综合比较,并结合离子迁移理论,利用冲击发生器和热稳定仪器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SnO2压敏电阻较ZnO压敏电阻内部相态更简单、结构更均匀,在冲击老化和工频老化中表现更好;在大电流冲击时,SnO2压敏电阻的残压远远高于ZnO压敏电阻,这一缺陷限制了其在低压浪涌防护中的应用,因此今后在如何减低SnO2压敏电阻的残压方面还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2012年07期 v.31;No.245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9 ]
  • 草酸盐均匀共沉淀法制备Ni-Mn-O系NTC热敏陶瓷粉体

    王中强;赵肃莹;王忠兵;

    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制备了Ni-Mn草酸盐前驱体,使用XRD、SEM、激光粒度分析和TG等分析手段对最佳条件下所获得的前驱体进行表征,将该前驱体煅烧成型后,再烧结成致密陶瓷体并测量其电学性能。结果表明:最佳的共沉淀工艺条件如下:n(草酸二乙酯)/n(金属盐)=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 h。该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前驱体形成了与MnC2O4.2H2O结构相似的(Ni,Mn)C2O4.nH2O的固溶体,其呈现近八面体形貌,尺寸分布均匀,为2~10μm,基本无团聚现象。前驱体约在700℃失重完全,并可形成具有高活性的尖晶石结构的Ni0.6Mn2.4O4物相。其在1 200℃烧结可获得致密的陶瓷体,电阻率约为2 030.cm,B值为3 930 K。

    2012年07期 v.31;No.245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2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1 ]
  • 一种新型超宽带单极子天线设计与仿真

    吴毅强;邓淼;廖昆明;曾永安;周辉林;

    通过单极子和高介电常数(相对介电常数为38)陶瓷介质谐振器的耦合设计了一种新型类齿状UWB单极子天线,以实现天线超宽频带的目的。采用软件HFSS进行仿真,并对天线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设计效果。结果表明,该天线频带宽度为2.6~20.0 GHz(S11≤–10 dB),相对带宽达到了154%,满足超宽带天线要求。该天线实现小型化超宽带的同时,在整个UWB匹配频段内,具有良好的驻波比和方向图特性,较好地兼顾了各方面的性能。

    2012年07期 v.31;No.245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9 ]
  • 低温共烧陶瓷工艺制备EBG定向天线

    李勃;陈兵洋;孟令宝;张晓青;庞新锋;张华;伍隽;郭海;周济;李龙土;

    通过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制备出禁带位于超宽带(UWB)范围的电磁波禁带(EBG)天线陶瓷基板,其电磁波禁带位于4.0~5.5 GHz。在基板上制备了片式天线,在微波暗室中对天线方向性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与没有EBG结构的片式天线相比,其在H面主瓣方向上的增益提高了约4 dB,背瓣方向辐射强度平均降低了10 dB左右,证明EBG结构能够有效改善天线在空间辐射的方向性。

    2012年07期 v.31;No.24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9 ]
  • 左手加载共面波导激励槽环天线

    曹卫平;朱继宏;

    基于复合右左手传输线的非线性相移特性,提出了一种左手加载的共面波导激励槽环天线。该天线由四个简化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单元构成,通过调整单元的并联电感值,可以改变天线的谐振频率和输入阻抗,利用仿真方法分析了天线的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天线,新天线尺寸减小了30.25%,总辐射效率达到98.34%,同时交叉极化比提高了2.9 dB。

    2012年07期 v.31;No.245 37-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5 ]
  • T形贴片双模微带带通滤波器

    张友俊;王丽平;

    基于传统的T形贴片双模微带带通滤波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加入缝隙耦合的T形双模微带带通滤波器。在T形贴片谐振器的两侧以缝隙耦合的方式插入馈线,并对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滤波器能在通带两侧都产生衰减极点,提高了阻带的抑制能力,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通带的中心频率为5.0 GHz,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滤波器尺寸为34 mm×24 mm,保证了滤波器的小型化。

    2012年07期 v.31;No.245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基于非对称共地λ/4谐振器对的三频带滤波器设计

    孙盼;梁飞;吕文中;倪猛;王志勇;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谐振器结构——非对称共地λ/4谐振器对。此谐振器对由一个λ/4 UIR谐振器和λ/4 SIR谐振器通过共用一个接地通孔组合而成。其中SIR谐振器工作于2.4 GHz与5.2 GHz频段,UIR谐振器工作于3.6 GHz频段,据此设计制作了一个四级三频带切比雪夫型滤波器并进行了测试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的测试结果与仿真符合良好。利用此谐振器对设计的滤波器不仅体积大大减小,而且每个通带的位置及其耦合特性都能够独立调谐。

    2012年07期 v.31;No.24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0 ]
  • 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Cu_2ZnSnS_4薄膜

    文亚南;李琳;陈士荣;史成武;梁齐;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Cu2ZnSnS4(CZTS)薄膜,薄膜在室温下生长,再在Ar气氛中快速退火。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和吸收谱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薄膜结构、组分、形貌和禁带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Cu2ZnSnS4多晶薄膜,具有较强的沿(112)晶面择优取向生长的特点,薄膜组分均为富S贫Cu,样品表面形貌比较均匀。退火温度为350,400,450和500℃的薄膜样品的禁带宽度分别是1.49,1.53,1.51和1.46 eV。

    2012年07期 v.31;No.245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5 ]
  • 二氧化锡覆盖层对ITO透明导电薄膜热稳定性的改良

    于仕辉;丁玲红;张伟风;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ITO玻璃表面沉积了一层15 nm左右的SnO2薄膜。利用霍尔效应测试仪、四探针电阻测试仪、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及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分析了所制薄膜的电学性质、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在300~600℃退火后镀有SnO2覆盖层的ITO(SnO2/ITO)薄膜具有相对好的热学稳定性。在600℃退火后,ITO薄膜的方阻和电阻率分别为88.3Ω/□和2.5×10–3.cm,而此时,SnO2/ITO薄膜的方阻和电阻率仅为43.8Ω/□和1.2×10–3Ω.cm。最后,阐述了SnO2覆盖层提高ITO薄膜热稳定性的机制。

    2012年07期 v.31;No.245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9 ]
  • Ni含量对Nd_2Fe_(17)磁粉吸波性能的影响

    胡士齐;林培豪;潘顺康;

    采用高能球磨和微氧化气氛热处理制备了Nd2(Fe1–xNix)17(x=0,0.05,0.15,0.50)吸波粉体,研究了Ni的含量对NdFeNi粉体的相组成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0.05,0.15和0.50时,样品的组成相均是Nd2Fe17、α-Fe和Nd2O3相。NdFe样品对电磁波的损耗以介电损耗为主;NdFeNi样品对电磁波的损耗以磁损耗为主。随着Ni含量的增加,样品对微波的吸收峰逐渐向低频移动,且其反射率逐渐升高。

    2012年07期 v.31;No.245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2 ]
  • 复合氧化剂界面聚合制备导电聚苯胺纳米纤维

    马超云;李玲;范焕新;房辉;

    利用盐酸和四氯化碳的水/油两相界面,以过硫酸铵(APS)和重铬酸钾为复合氧化剂,首次采用复合氧化剂界面聚合法制备纳米纤维状聚苯胺(PANI)。研究了复合氧化剂配比对掺杂态聚苯胺电导率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当采用摩尔分数90%APS和10%重铬酸钾复合氧化剂时,产物形貌呈网状纤维状,直径为50~80 nm,长度为500 nm至几微米不等,电导率和产率分别为1.89 S/cm,49.03%。

    2012年07期 v.31;No.245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7 ]

编读通信

  • 《电子元件与材料》征稿简则

    <正>《电子元件与材料》是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和国营715厂共同主办的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报道国、内外有关电子陶瓷及器件、新型阻容元件、敏感元件与传感器、混合微电子及组装技术、磁性材料及器件、薄膜技术

    2012年07期 v.31;No.24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综合信息

  • 综合信息

    <正>王忠胜小组研发出基于金属硒化物的高效对电极近日,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王忠胜课题组独立研发出一种基于金属硒化物的高效对电极,该电极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获得了高达9.4%的能量转化效率,这是在已报道的基于碘电对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2012年07期 v.31;No.245 58+69+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可靠性

  • T/R组件基板电极区的互连可靠性

    王立春;吴毓颖;陈靖;曹向荣;

    采用化学镀Ni/Pd/Au新工艺制作了T/R组件基板电极区,对比研究了在化学镀Ni/Au基板和Ni/Pd/Au基板上引线键合和钎焊的性能。结果显示:化学镀Ni/Pd/Au基板经过200℃烘烤处理6 h后,φ25μm金丝的引线键合强度大于0.08 N(8 gf),0402元件的焊点剪切强度大于4.9 N(500 gf),引线键合和钎焊性能均优于化学镀Ni/Au基板,有效地提高了T/R组件互连可靠性。

    2012年07期 v.31;No.245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9 ]
  • 电子塑封材料的高温界面强度研究

    张旻澍;谢安;李世玮;卢智铨;

    为了研究最常见的电子封装失效模式之一——高温下的界面破坏机理,在传统剪切拉拔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运用焊接力测试机(Dage 4000)、拉伸机、热控制仪和热烘箱等辅助仪器,实现了电子塑封材料在高温下的界面强度测试。结果表明,界面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特别是在跨越塑封材料的玻璃转换温度时,界面强度有显著降低。比较25℃和260℃的差异可以发现,界面强度降幅接近95%。

    2012年07期 v.31;No.245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2 ]

综述

  • 溶胶–凝胶法制备Pb(Zr_x,Ti_(1–x))O_3薄膜研究进展

    王锡彬;熊杰;郭培;朱聪;陶伯万;

    Pb(Zrx,Ti1-x)(PZT)铁电薄膜因具有优良的铁电性、压电性、热释电性和声光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其电、光性能与其制备过程密切相关。简要介绍了PZT薄膜制备工艺流程,系统地从前驱体溶液、摩尔比r(Zr:Ti)、热处理工艺、电极材料以及掺杂改性等五个方面概述了sol-gel法制备PZT薄膜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sol-gel法制备PZT铁电薄膜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2012年07期 v.31;No.245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2 ]
  • 低固有烧结温度LTCC微波介质陶瓷研究进展

    王成;周焕福;方亮;刘晓斌;郭汝丽;覃远东;

    为了满足现代微波通信器件小型化和集成化发展的要求,必须开发出烧结温度低且能与Ag、Cu等价廉金属电极实现共烧兼容的微波介质陶瓷体系。重点介绍了Li基、Bi基、钨酸盐、磷酸盐和碲酸盐等低固有烧结温度的微波介质陶瓷体系,并总结了其在低温共烧陶瓷方面的研究进展。

    2012年07期 v.31;No.245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24 ]

编读通信_理事快讯

  • 飞利浦Dynalite 点亮世界第一高塔

    曾革;

    <正>高度超过828米的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哈利法塔,华丽的外表彰显着这座多功能大楼屹立世界的"资本",其所采用的众多高科技手段也建立起其在世界摩天大楼里的超然地位。飞利浦Dynalite为哈利法塔提供的先进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实现了高度

    2012年07期 v.31;No.245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