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 名:
电子元件与材料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MATERIALS
主 办
国营第715厂
中国电子学会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
刊 期:月刊
出版地:成都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刊 号:

ISSN 1001-2028
CN 51-1241/TN
邮发代号:62—36
本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A化学文摘(美)
SA科学文摘(英)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EBSCO学术数据库(美)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20)
中文核心期刊(2017)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综述

  • Fe_2O_3气敏材料研究进展

    魏少红;张有娟;牛新书;蒋凯;

    综述了近年来Fe_2O_3气敏材料常用的合成方法,如sol-gel法,沉淀法,水热法和微乳液法。总结了焙烧温度与掺杂效应对气敏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气敏机理模型,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2008年02期 No.19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7 ]
  • 钛酸锌微波介电陶瓷的改性研究现状

    曹良足;喻佑华;

    对钛酸锌介电陶瓷的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形成固溶体、生成新的化合物和添加助熔剂对钛酸锌陶瓷的烧结性、相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形成无限固溶体的陶瓷主晶相为六方相,微波介电性能优良,但烧结温度偏高;添加助熔剂虽改善了烧结性,但主晶相与加入量及烧结温度有关,微波介电性能随主晶相变化。据此提出了复合改性的设想。

    2008年02期 No.19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2 ]
  • 薄膜声表面波器件的制备研究进展

    王锐;杨成韬;张树人;李健雄;

    介绍了薄膜声表面波器件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以及压电薄膜声表面波器件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进展,包括理论研究与实验进展的一些概况,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2008年02期 No.192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17 ]

综合信息

  • 2008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申报工作开始

    <正>信息产业部日前下发通知,为推进电子强国建设,落实"大公司战略"的实施,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02期 No.192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美开发出全新金属晶体生长技术

    <正>美国科学家去年3月26日在美国化学学会全国会议上表示,他们利用棉花中的纤维素制作出一种模板,并在其上获得了过去从未见过的金属晶体。这类金属晶体有望成为生物传感器、生物成像设备、药物定向输送纳米装置和催化器的组成部件。

    2008年02期 No.192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信息产业部发布五项“十一五”专项规划

    <正>信息产业部日前正式发布五项"十一五"专项规划。这些规划是:《集成电路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一五"专项规划》、《电子

    2008年02期 No.192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高性能LCD开发竞争加速

    <正>LCD面板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不仅集成了TV产品制作过程中所体现的画面处理技术,而且还具有支持两个画面同时播放等特殊功能。这种进步不仅给

    2008年02期 No.192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OLED电视应用揭开序幕

    <正>2007年11月,全球首台OLED电视上市了,比业界早先预期的时间提前了两年,这意味着之前已应用于MP4、手机等小型屏幕的OLED,揭开了对抗LCD和PDP电视的序幕。

    2008年02期 No.192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模拟芯片市场预测

    <正>据ICLnsights的2007年中期报告,预计2007年标准模拟IC销售额仅增长4%,至140亿美元,而在2002~2006年每年平均增长8%。在标准模拟IC市场中,预计比较器销售额下降7%,稳压器和参考器件

    2008年02期 No.192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国内动态交通导航成功研发

    <正>为推进实时动态导航服务,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GIS软件企业——北京超图公司与国内最大规模的现代化导航电子地图网络化生产厂商四维图新合作,基于超图公司研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技术软件开发平

    2008年02期 No.192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可编程逻辑器件发展动态

    <正>就象两三年前,可编程逻辑部件领域的两大厂商在90nm器件上进行大比拼一样,2007年,这两家企业Xilinx和Altera又在新一代技术节点65nm器件上开始了竞赛。一方面Xilinx宣称他们比竞争对手领先

    2008年02期 No.192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有机纳米材料制备技术获突破

    <正>日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张晓宏研究组发明了一种高纯度、低结构和形貌分散度相对普适的制备一维和准一维单晶有机纳米结构的新方法。这一发明扩展了能够形成一维单晶有机纳米材料的有机分子结构种类,为深入理解纳米材料的一维生长

    2008年02期 No.192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4 ]
  • 中科院化学所成功制备多色发光和掺杂白色发光的新型纳米材料

    <正>最近,在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姚建年院士课题组用改进的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具有多色发光性质的有机小分子纳米带及其组装体。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的《先进材料》上(AdV.Mater.

    2008年02期 No.192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磁性掺杂提升OLED发光效率

    <正>Oak Ridge国家实验室(ORNL)声称,通过向OLED中掺杂磁纳米粒子,可使OLED的效率提高30%。把磁性材料引入OLED之中,将使亮度得到控制,而不必附加电接触。ORNL高级研究员JianShen表示,"我们所做的就是通过把非常低浓度的磁性纳米粒子掺杂到有机聚合体之中,从而增强

    2008年02期 No.192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至6.5%

    <正>科学家利用新材料和制作工艺,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高到了6.5%,已经接近7%的商业化标准。由于电池以塑料为主要材料,因此成本比采用多晶硅为材料的普通太阳能电池低得多。

    2008年02期 No.192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亚洲最大表面贴装及电子制造技术盛会全面启动 NEPCON/EMT CHINA 2008春在沪隆重举行

    <正>随着中国电子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中国SMT技术及相关产业同步迅猛发展。一年一度的NEPCON/EMT China成为了当前亚洲地区最大的表面贴装行业及电子制造技术盛会,其组织工作已全面进入紧张的筹备阶段。

    2008年02期 No.192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2008广州磁性材料小电机产品展览会即将开幕

    <正>2008广州磁性材料小电机产品展览会(EMEEXPO)将于2008年5月29日~31日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隆重举行,这将是中国磁电行业内的重大盛事!受到了广大企业的高度关注,有霸菱集团、平野电气、万磁电子、

    2008年02期 No.192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激光光电展3月开幕

    EC&M

    <正>继2007年3月成功闭幕后,时隔一年,2008年3月18~20日,由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主办的第七届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Productronica China 2008和第三届慕尼黑上海激光、光电展LASER.Worldof

    2008年02期 No.192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研究与试制

  • 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CTNA陶瓷及其性能

    张国清;郑兴华;俞建长;汤德平;褚夫同;

    采用DSC-TGA、XRD和SEM对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的0.7CaTiO_3-0.3NdAlO_3(CTNA)陶瓷粉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550℃预烧后的粉末为无定形态;但是当预烧温度提高到600℃时,形成了钙钛矿结构的CTNA单相。这表明CTNA晶相是未经中间相而直接从无定形态的前驱体中结晶形成。与传统固相反应法相比,合成温度从1300℃大幅下降到600℃。经900℃预烧,1375℃烧结的样品,其εr为43.3,Q·f为34862GHz,τf为1.4×10–6℃~(–1)。

    2008年02期 No.192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6 ]
  • 气敏元件室温光激发气敏性能研究

    桂阳海;张勇;王焕新;徐甲强;李超;

    研究了WO3掺杂的ZnO基气敏元件在紫外(UV)光激发下,对乙醇气体的室温气敏性能。结果表明:在UV光照射下,各元件在室温下对体积分数为100×10–6的乙醇气体显示了很好的光敏、气敏性能,响应、恢复时间均在8s以内,其中以掺杂X(WO3)为1%的元件W(1)为最佳,从而实现了室温下的气敏测试。

    2008年02期 No.192 13-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5 ]
  • CuO掺杂纳米SnO_2的气敏性能研究

    王晓兵;寇玉鹏;梁慧君;赵晓华;娄向东;

    采用柠檬酸溶解–热解法制备纳米SnO2,并对其进行由不同Cu源制备的CuO粉体机械混合掺杂,进而对掺杂氧化物进行XRD表征,采用静态配气法测试其气敏性能。结果表明:少量的CuO机械混合可掺入纳米SnO2粉体的晶格中,以CuSO4为原料制备的CuO掺杂,可有效提高SnO2粉体对H2S气体的气敏性能,且以5%CuO掺杂量(质量分数)在120℃时,对0.0005%H2S的气敏性能最好,灵敏度可以达到4545。

    2008年02期 No.192 16-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93 ]
  • 金属外壳封接用双层玻坯的研制

    刘燕芳;沈卓身;周树德;高琳;张崎;

    以BH—G/K玻璃为基体,以添加Al2O3粉的DM—308玻璃为表层区研制出与金属外壳封接的双层玻坯。分析了Al2O3粒度及添加量对熟坯致密化和线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区使用添加质量分数为20%和30%0.5μm粒径Al2O3粉的DM—308玻璃可以实现熟坯的匹配收缩,用于UP2113—14外壳熔封。电镀后外壳气密性、绝缘电阻均有数量级提高,玻璃沿引线上爬高度只为BH—G/K玻璃的1/3,显著降低外壳盐雾试验后引线根部易锈蚀和引线受力后绝缘子开裂的风险。

    2008年02期 No.192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2 ]
  • BST-C复相材料的微波衰减性能

    贾杪蕾;李晓云;丘泰;程卫华;

    以BaCO3、Sm2O3、TiO2(BST)和石墨C为原料,1300℃、N2气氛下热压烧结1h制备了BST-C复相衰减材料。运用XRD、S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BST-C复相衰减材料的相组成、显微结构和衰减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石墨不影响Ba4.5Sm9.0Ti18O54主晶相的生成。石墨的添加有利于改善BST基体的微波衰减性能,呈现选频衰减,当w(石墨)为15%时,在13.97GHz频率点有最大衰减量6.325dB。

    2008年02期 No.19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多层Z型六方铁氧体磁导率频率特性研究

    盛金平;冯则坤;黄爱萍;徐丹丹;

    采用普通陶瓷工艺,制备了Co2Z(Ba3Co2Fe24O41)六方铁氧体及Ba2+被Sr2+部分取代的Z型六方铁氧体[Ba3(1-x)Sr3xCo2Fe24O41],并将烧结好的铁氧体粉料压制成多层结构样品。其中间层为纯Co2Z粉料,上下两层为掺Sr2+粉料。研究了样品在300MHz~4GHz下的磁导率频率特性。结果表明:多层结构设计能优化甚高频(UHF)下Co2Z材料的磁性性能,使共振频率和复数磁导率动态可调。当掺Sr2+层参数x为0.4时,多层样品获得了最佳的甚高频性能。此时,共振频率达到2.25GHz,且2GHz下μ'和μ"分别为9.03和10.49。

    2008年02期 No.192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6 ]
  • 制备工艺对Co_2Z六方晶系铁氧体电磁特性的影响

    徐丹丹;冯则坤;黄爱萍;

    采用普通陶瓷工艺,制备了3BaO·2CoO·10.8Fe2O3六方晶系铁氧体。对各种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设计,分析了其对Co2Z六方晶系铁氧体电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磨时间2.0h,预烧温度1280℃,二磨时间4.0h,烧结温度1240℃的工艺条件下,材料在2.0GHz下的磁导率的实部为7.4,虚部为7.2,截止频率达到2.0GHz,样品密度达到了4.8g·cm–3。

    2008年02期 No.192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0 ]
  • CuO-BaO掺杂对Ba(Ti_(0.91)Zr_(0.09))O_3介电性能的影响

    陈涛;丁士华;张红霞;宋天秀;杨秀玲;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添加1%(质量分数)CuO-BaO混合物的Ba(Ti0.91Zr0.09)O3铁电陶瓷,研究了r(Cu∶Ba)对Ba(Ti0.91Zr0.09)O3铁电陶瓷烧结特性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Cu∶Ba)的增加,Cu开始进入晶格,Ba(Ti0.91Zr0.09)O3陶瓷的密度先增加后减小,r(Cu∶Ba)为1.5时,ρ达最大值5.85g/cm3,斜方-四方相变峰出现介电弛豫现象,居里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电滞回线呈现典型弛豫型铁电体的特征。

    2008年02期 No.192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3 ]
  • 铁磁性微晶玻璃热种子材料的研制

    刘建安;孙康宁;

    采用基础玻璃熔融析晶法制备铁磁性微晶玻璃热种子材料,其中基础玻璃的组成以Fe2O3-CaO-SiO2为主体并添加少量B2O3和P2O5。借DTA,XRD分析确定了合理的热处理制度,制备了以Fe3O4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并对其磁性能及生物活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所得的微晶玻璃材料单位质量的磁化强度达到22.6A·m–1·g–1,且能生成羟基磷灰石,故材料具有生物活性。

    2008年02期 No.19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9 ]
  • 镧对Sn3.5Ag0.5Cu钎料组织性能影响

    吴敏;

    运用莱卡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La的添加量对Sn3.5Ag0.5Cu钎料及其与Cu基体焊接后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含量的稀土La均能使钎料及其与Cu基体焊接后组织与性能得到改善,其中以w(La)达到0.05%时为最优,显微硬度及剪切强度分别提高14%和10.7%。键参数函数计算结果表明La具有"亲Sn"倾向,可细化钎料组织,降低IMC(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长大驱动力。

    2008年02期 No.192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2 ]
  • 稀土元素对Sn-0.2Ag-0.7Cu钎料合金物理性能的影响

    韩运侠;张柯柯;

    在筛选出综合性能较好的Sn-0.2Ag-0.7Cu钎料合金中,添加微量混合稀土元素(RE)以提高钎料的焊接性能。研究了稀土的添加量对其熔化温度、电导率和固–液相线温差等焊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w(RE)为0.1%~0.5%时,固–液相线温差小于15℃,符合现行钎焊工艺要求,且对钎料合金的熔化温度和电导率影响不大。

    2008年02期 No.19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3 ]
  • Sn-8Zn-3Bi无铅焊料的表面改性

    谭木娣;尚红霞;陈坤;

    采用液相法用有机物改性剂对Sn-8Zn-3Bi焊料进行表面包覆改性,以改善焊料的润湿性能及抗氧化性能。对包覆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考察了样品的抗氧化性、润湿性能和存储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液相法可以实现在Sn-8Zn-3Bi焊料表面包覆有机物。以有机物C为改性剂,且用量为2%(质量分数)时得到的改性样品的润湿角θ为7.8°,铺展面积S为108.83mm2,而未被改性的焊料θ为10.74°,S为93.40mm2。

    2008年02期 No.192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5 ]
  • 低压铝箔交流腐蚀工艺研究

    曾建皇;陈建军;莫蒙宇;刘伟强;陈国娣;

    考察了电解电容器用高纯铝箔在HCl-H2SO4-H3PO4混合酸体系中的交流腐蚀过程,综合配方和工艺两方面主要因素研究铝箔的交流扩面行为。结合SEM形貌分析,重点考察了前级电流密度、后级电流密度及腐蚀电量等对铝箔比容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低压铝箔交流腐蚀工艺,在2V化成,Cs达76×10–6F/cm2。

    2008年02期 No.192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1 ]
  • 片式电容器用石墨浆料的分散稳定性

    王恒飞;张其土;

    以石墨为导电填料,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分散剂,制备了片式电容器用石墨浆料。用吸光光度法对其进行了稳定性测试,讨论了CMC、聚乙烯醇(PVA)和苯丙乳液用量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和球磨时间对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MC干料与石墨的质量比为0.035时,体系稳定性最好。苯丙乳液对体系稳定性影响不大,可作为成膜粘合剂使用。球磨90min为适宜时间,粒径集中在较小的范围,平均粒径6.374μm。

    2008年02期 No.192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6 ]
  • 纳米钛酸锶钡粉体的熔盐法制备

    宛新武;黄焱球;高兰芳;刘春凤;周飞;

    以TiO2、BaCO3和Sr(NO3)2为原料,KNO3和KOH为熔剂,利用熔盐法分别在650,750℃下,制备了钛酸锶钡(BaxSr1–xTiO3,简称BST)纳米粉体。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熔盐的配比条件下BST粉体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熔盐配比和温度的影响显著。当ζ(KNO3∶KOH)为15∶1时,在750℃下反应3h可形成单一相的BST纳米粉体,晶粒度为42nm;当其为9∶1时,在650℃下反应5h便可形成单一相的BST粉体,晶粒度为89nm。

    2008年02期 No.192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7 ]
  • 预烧结添加剂对95%氧化铝瓷致密化的影响

    张静;沈卓身;

    分别以CaO、MgO、SiO2简单氧化物和它们的预烧结体作为添加剂加入到质量分数为95%氧化铝中,并于1600℃烧结。用XRD分析了这两种形式添加剂烧成的样品物相组成,用SEM观察其表面和断面的微观形貌,进行抗弯强度试验。结果表明:与加入简单氧化物助剂的氧化铝陶瓷相比,加入预烧结助剂的氧化铝陶瓷可以实现更充分的液相烧结,烧成时间明显缩短,陶瓷相对密度可达到98%以上,晶粒尺寸为5μm左右,抗弯强度大于300MPa。

    2008年02期 No.192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8 ]

可靠性

  • SMT中焊点形状对焊点可靠性的影响

    林健;雷永平;吴中伟;张宁;

    根据SMTSnPb焊料焊点在热疲劳过程中的受载特点,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用于预测该种类型焊点热疲劳寿命的数值模型,并借热疲劳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热疲劳试验中,焊盘(焊盘1)伸出较短的SMT焊点在1440~1680周期之间发生大量破坏,且其热疲劳寿命要低于焊盘(焊盘2)伸出较长的焊点,这与有限元模拟预测的寿命结果基本一致。进而采用该模型研究了焊点形状对其热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其结果可应用于无铅焊料。

    2008年02期 No.192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51 ]

经验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