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嘉禾;卞建江;
对当前微波介质材料研究中常用的传输线法,空腔微扰法,平行短路板法,谐振腔法,分裂圆柱形谐振腔法等几种有代表性的测试方法作了概括介绍,并对相应的不同测试方法的测试精度及优缺点进行了评价。相对于频域测试,时域测试法具有固有的宽频带、快速以及简便等优点,该方法近来越来越受到重视。
2007年02期 No.18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47 ] <正>~~
2007年02期 No.180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凌志远;王金池;李屹;
以0.3 mol/L草酸为电解液,在40 V直流电压、0~5℃下采用二步阳极氧化法制备了纳米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阳极氧化铝模板表面制备了金属铝膜。SEM分析结果表明:金属膜复制了阳极氧化铝模板形貌,具有纳米孔有序阵列结构;金属膜的孔径受控于溅射功率和时间,功率30 W下沉积10 min约为68 nm,32 W下10 min约为58 nm,32 W下15 min约为25 nm。
2007年02期 No.180 5-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6 ] - 李忠学;陈杰;
以阻抗平面图分析法研究超级电容器的阻抗特性,揭示了该特性的典型区域:45°斜率的Warburg阻抗线和接近于垂直斜率的低频阻抗线,以此建立了四参数(Rs,R,C,p)表示的超级电容器复空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的充电过程端电压变化历程与试验数据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和适应性。
2007年02期 No.180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8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01 ] - 罗永松;夏晓红;任沁峰;李素琴;李家麟;贾志杰;
以Cu(CH3COO)2.H2O为原料,CTM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NaOH为添加剂,NaBH4为还原剂,通过液相法在低温(60℃)的条件下分步合成了纳米Cu2O花。采用XRD、SEM、T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等手段对纳米Cu2O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Cu2O花的生长过程符合成核–溶解–再结晶的机制。对照实验发现,NaOH和CTMAB的浓度对最终纳米花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007年02期 No.180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28 ] - 朴林华;吕耀杰;王义;张福学;
提出了一种二维压电射流陀螺。采用双垂直热电阻丝,敏感二维角速度;通过简支边支撑压电泵振子,提高了陀螺的灵敏度;采用叠片状圆台凹槽型喷嘴,提高了该陀螺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利用软件补偿处理,提高了陀螺的温度性能和线性度。实验表明,该陀螺的灵敏度提高近一倍,零位变化量从10%下降到≤0.2%,工作温度从–10~+40℃扩展到–45~+65℃,非线性度从1%下降到≤0.5%,灵敏度的变化量从10%下降到≤0.6%。
2007年02期 No.180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7 ] -
<正>目前无铅标准还没有完善,因此无铅元器件焊端表面镀层的种类很多。美国镀纯Sn和Sn/Ag/Cu的比较多。日本的元件焊接端镀层种类比较多,各家公司有所不同,除了镀纯Sn和Sn/Ag/Cu外,还有镀Sn/Cu、Sn/Bi等合金层。由于镀Sn的成本比较低,因此采用镀Sn工艺比较多,但由于Sn表面容易氧化形成很薄的氧化层,加电后产生压力,在不均匀处会把Sn推出来,形成Sn须。
2007年02期 No.18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杨建平;陈志刚;李霞章;陈杨;
采用雾化加料的方式,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了纳米Ce0.8Gd0.2O1.9粉体。探寻了制备过程中影响粉体颗粒大小及团聚的工艺参数,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将沉淀剂雾化加入的工艺有利于得到分散性好、尺寸均匀的纳米粉体。在最佳工艺参数点,即(Ce3++Gd3+)浓度为0.2 mol/L,反应温度为60℃,r[AHC∶(Ce3++Gd3+)]为3∶1,制得的纳米Ce0.8Gd0.2O1.9颗粒粒径在15 nm左右。
2007年02期 No.180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赵银平;丁瑞钦;朱慧群;胡怡;王忆;汪河洲;
利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技术生长出具有高度晶面(0002)取向的ZnO外延薄膜。通过AFM、XRD、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分别研究分析了不同衬底、不同溅射气氛和退火对ZnO薄膜结构及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200℃低温生长的硅基ZnO薄膜具有几百纳米的氧化锌准六角结构外形;当氧氩比为4:1(质量流量比)时,吸收谱激子峰最佳;退火后,激子峰(363 nm)加强,同时出现了402 nm的本征氧空位紫光发射。
2007年02期 No.18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章平;王国强;
旋波介质的吸波性能与介质的手性参量有关,而手性参量又与介质的电导率有关。制备了4种不同电导率基底的旋波介质,根据自由空间测量旋波介质手性参量的方法,通过测量两次复反射系数、透射偏转角和椭偏率,计算得到介质的手性参量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改变旋波介质基底的电导率,可以调节旋波介质的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当基底的电导率为4.2×10–2 S/cm时,旋波介质的吸波效果最好,其反射系数的最小值达–24 dB。
2007年02期 No.18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9 ] -
<正>MCP集团于1948年成立,主要生产各种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从1863年起,MCP就开始铋金属的生产,其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球。2005年1月MCP集团在浙江上虞市独资新建生产性企业--曼浦汉克化工(上虞)有限公司。MCP集团是全球铋化合物主要生产商,其产品涉及磁材级氧化铋、压敏电阻级氧化铋、氧化铋悬浮液、枸橼酸铋、枸橼酸铋钾(CBS)、铝酸铋及氢氧化铋等。
2007年02期 No.180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潘雪涛;邬佳伟;
简要分析了一类非线性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最佳一致逼近理论,导出了线性度和量程之间的关系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和MATLAB仿真,同时与传统方法所得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当输入值相对变化量为0.1时,非线性误差由原来的10%降为1.25%;而当非线性误差给定为1%时,输入的相对变化量由0.01增加为0.08,即量程是原来的8倍。
2007年02期 No.180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牛新书;杜慧;
以Sn粒为原料,在柠檬酸体系中,用sol-gel法合成了具有四方晶系的SnO2粉体。用XRD、TEM对产物的组成、粒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平均粒径25 nm左右的圆球形颗粒。另外,在最佳工作温度300℃时,采用静态配气法测试了材料的气敏性能,发现SnO2对体积分数为5×10–5的氯气的灵敏度高达805,而且对其它气体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元件的响应恢复特性良好,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3 s和7 s。
2007年02期 No.180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8 ] - 王劲;唐屹;曾晓丹;王剑;谢美丽;
以脂肪族二胺、芳香杂环二胺和芳香四羧酸二酐或芳香四羧酸二酐、芳香族二胺为原料,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合成两种聚酰胺酸。逐层涂覆,制备了表面为热可塑聚酰亚胺的三层聚酰亚胺复合膜,与铜箔热压复合制备了双面覆铜挠性印制电路基板。热塑性聚酰亚胺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3℃,三层聚酰亚胺复合膜的结晶熔融温度为222℃。该挠性印制电路基材平均剥离强度为7.1 N/cm。
2007年02期 No.180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 赵吉成;曹全喜;王霞;
实验研究了Bi2O3掺杂量对钛酸锶钡/氧化镁复合体系介电常数、介质损耗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掺杂Bi2O3质量分数在0.25%左右时,Ku频段f在12~18 GHz,εr为170左右,tanδ为0.01左右,材料的电性能得到大大的改善,满足了雷达移相器的应用要求。
2007年02期 No.180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0 ] - 李佳;
<正>2006年11月1日欧文斯科宁公司(OWENQ.OB;NYSE:OC-WI)在2006年复合材料及强化塑胶展览会上(Composites&Polycon 2006)宣布在全球推出其最新的增强材料开发成果,MicroMaxTM微径短切原丝,该产品将使超薄高性能热塑性塑料部件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与标准玻璃纤维填充的部件相比,MicroMax增强材料可以降低部件壁厚最高达40%,对先进电子元件持续小型化趋势起到帮助作用的同时还可大大提高使用性能。
2007年02期 No.180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宋秀峰;傅仁利;何洪;沈源;韩艳春;
通过化学镀铜在氧化铝陶瓷基板表面实现了金属化,采用SEM研究了镀铜层表面微观形貌以及热处理的影响,检测分析了金属化镀层附着力。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镀液中铜离子浓度以及铜沉积速率,在基板表面可形成均匀致密的铜金属化层;热处理后进一步提高镀层致密化和导电性,其方阻由3.6 mΩ/□降为2.3 mΩ/□。划痕法测试表明镀铜层与氧化铝陶瓷基板结合紧密无起翘,可以满足敷铜基板的要求。
2007年02期 No.180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1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91 ] - 迟煜頔;许启明;
用复合掺杂的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材料。研究了Nb2O5-P2O5复合掺杂对MnZn铁氧体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Nb2O5-P2O5复合掺杂有利于促进晶粒均匀致密,提高材料的起始磁导率,降低损耗。在配方中,当ζ(Nb2O5∶P2O5)为2∶8时,起始磁导率可达到11 823。
2007年02期 No.180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8 ] - 张栋;
<正>国内RoHS认证基本上还处于自发的状态,缺乏政府、行业协会或上级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和服务,RoHS认证缺乏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管理措施。在有害物质的控制上,从供应链的上游对供应商提出相关要求,是企业普遍的共识,现在的RoHS认证主要是来自市场的需求,如“专业型消费者”的关注和监督、竞争对手的“关注”和“关心”,RoHS认证基本上还处于自发的状态。
2007年02期 No.180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1 ] - 杨勇;柏自奎;张顺平;蔡水洲;曾大文;谢长生;
以金属蒸气氧化法制备的纯纳米ZnO为气敏原料,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在Al2O3基片上制得纯ZnO和掺杂ZnO的气敏元件阵列。结果表明,元件阵列具有低的功耗,纯ZnO气敏元件阵列在350~400℃对橙汁、可乐、酒精和汽油有较高的敏感性,灵敏度分别为2.9,2.9,53.5和43.4。通过Bi2O3+Cu2O的掺杂,可以降低纯ZnO的电导,并进一步提高气敏元件在250~350℃温度区间对汽油的敏感性。并对其气敏机理进行了探讨。
2007年02期 No.180 46-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2 ] - 陈驰;程卫星;杜慧玲;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具有焦绿石立方相的(Bi1.5Zn0.5)(Nb0.5M1.5)O7(M=Ti、Sn、Zr、Ce)化合物,利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探索焦绿石化合物的精细结构信息。结果表明,四种组成样品的εr=61~210、tanδ=0.002 0~0.020 6,其介电性能的差异,一个关键因素是B位取代离子造成了A位Zn离子局域精细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材料内部极化程度的巨大改变。
2007年02期 No.18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1 ] - 苏岳锋;吴锋;包丽颖;陈实;
应用sol-gel浸渍与热处理工艺相结合,在活性炭表面包覆Sb掺杂的SnO2薄膜对电极进行修饰,构成AC-SnO2/KOH/AC-SnO2双电层电容器,测试结果表明,400 mA/g电流密度条件下,修饰后的双电层电容器在0.001~1.5 V相对较高电压区间的放电容量,比AC/KOH/AC双电层电容器在0.001~1.0 V电压区间高36%,但AC-SnO2的单电极比电容仅为AC单电极比电容的91.9%;当电流密度大于400 mA/g,两种电极的大电流性能相当。
2007年02期 No.180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3 ] - 李潇;孙会谦;刘静培;丁士文;
以TiCl4,SnCl4·5H2O,Sr(OH)2·8H2O和Ba(OH)2.8H2O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纳米Ba1–yZnyTi1–xSnxO3(0≤x≤0.30,0≤y≤1.00)固溶体。XRD物相分析证明产品为立方晶系的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TEM形貌观察,粒子为均匀球形,平均粒径50 nm。制陶实验发现,在BaTiO3纯相中掺入适量的Sn 4+和Sr2+,当(x=0.1,y=0.1)时,经1 150℃烧结的陶瓷片室温相对介电常数达到13 000,介质损失仅为0.008,烧结温度较之微米级粉体降低200~250℃。
2007年02期 No.180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于立娟;杨萍;张宝宏;
固相合成法制备了MnO2电极材料,以其为正极,活性炭(AC)电极为负极,组装了有机电解液MnO2/AC混合电容器。测试结果表明,在1 mol/L的有机电解液LiPF6/(DMC+EC)中,混合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可达2.5 V,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为43.64~53.17 F/g,漏电流为0.08×10–3 A/cm2,经1 000次恒流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衰减幅度约为8%。
2007年02期 No.180 58-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5 ] - 李永安;
以AOA电流模式多路输出积分器和AOA电流模多路输出比例电路为基础,设计了多功能二阶电流模式滤波器。该电路既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作用点,从同一端口分别实现高通、带通和低通滤波,又可从同一端口输入信号,从不同端口同时实现高通、带通和低通滤波,真正实现了多功能滤波。计算机仿真证明该滤波器正确有效。
2007年02期 No.180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7 ] - 杨平;李伟;
对倒装芯片不流动底部填充胶进行压迫流动填充,底部填料会对倒装芯片产生流体静态压力,阻碍芯片向下放置。根据牛顿流体挤压流动的静态近似分析估算出底部填料对芯片的作用力,分别计算在两种不同工艺条件下放置压力达到最大时,两种不同规格芯片与基板的间隔距离,比较与芯片凸点高度,然后计算使芯片凸点与基板键合区实现接触所需放置压力的最小保持时间,从正反两个方面讨论关键参数等对倒装芯片工艺设计影响。
2007年02期 No.180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正>发表于本刊2003年第4期,由齐西伟、周济等撰写的《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磁性能和介电性能研究》和2004年第8期,由许天旱、赵麦群等撰写的《Sn-Ag-Cu系无铅焊锡成分的优化研究》论文双双荣获第四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本刊特向两文作者表示祝贺!
2007年02期 No.180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