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治安,邓梅根,胡永达,杨邦朝
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介于电池和传统电容器的新型储能元件,具有比传统电容器更大的电容量,比电池更高的功率密度,更长的循环寿命,无需维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综述了电化学电容器的原理、分类、特点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系统地介绍了电化学电容器的目前正在实用的领域以及正在开发新的使用领域。
2003年1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9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3 ] |[阅读次数:437 ] - 陈泳,杨春杰,唐威,朱绪飞
依据近年的相关专利,综述了用于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导电高分子的最新制备工艺,介绍了导电高分子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结构,详细描述了制备导电高分子的两种主要方法——化学聚合和电化学聚合——及其进展历程。介绍了新颖掺杂剂的发现与使用,对各种工艺的特点进行了评述。
2003年1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7 ] - 金宇龙,周洪庆,吴洪忠,刘敏,蒋微波,黄志文,杨春霞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Bi2O3、MnCO3、SnO2等添加剂对钛酸锶钡/钛酸镁(BST/MTO)复合铁电移相器材料介电常数r、介质损耗tg以及调谐性T等性能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种类与数量的添加剂能有效提高铁电移相器材料的性能。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移相器材料性能:r=315,tg=0.002 8,T=14.27%。
2003年11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9 ] - 周军连,张树人,刘敬松,游文南
采用两步固相反应法,制备锆钛酸铅(PZT)纳米粉掺杂的钽酸锶铋(SrBi2Ta2O9,简写为SBT)陶瓷。研究了显微结构和电性能,并与未掺杂的SBT陶瓷进行比较。经测试分析表明:PZT纳米粉掺杂后的SBT陶瓷具有高度的c轴取向,其铁电与介电性能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其极化强度2Pr可达 21.6?06 C / cm2,矫顽场强Ec为 60.3?03 V / cm。
2003年11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2 ] - 侯育冬,高峰,朱满康,王波,田长生,严辉
根据压电变压器对陶瓷材料的性能要求,以三元系压电陶瓷为重点,分别从准同型相界MPB组成,复相陶瓷制备技术,“硬性”掺杂,过渡液相烧结等方面分析和讨论了提高压电陶瓷机械品质因数Qm,电学品质因数Q e(1/tgδ)和机电耦合系数kP,改善谐振频率温度稳定性以及降低烧结温度的可能性和途径,提出了适用于压电变压器的多元系压电陶瓷的成分选择与设计规则。
2003年11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7 ] - 祝炳和
综述了近年来PTC机理研究的进展。着重讨论以下几点:Heywang 及Jonker模型;单个晶界电性测定;用阻抗分析区分晶界及晶粒电阻;应力与PTC效应;晶界结构与PTC效应;晶界第二相、晶界层与PTC效应;化学吸附气体作为电子陷阱。最后讨论了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2003年11期 21-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5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22 ] - 路峻岭,田文杰,张伟,张福学
为了寻找石英晶振频率稳定度对传感器影响的判据,根据石英谐振式力传感器的灵敏度阈值和量程与晶体的相关常数及结构参数间的关系,导出了反映谐振式力传感器研究水平的指标参数与晶体结构参数及晶振频率稳定度之间的关系式,为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例如,欲制作量程阈值比达到105量级的传感器,所用晶振的频率稳定度必须优于108。
2003年11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 滕树新,王矜奉,陈洪存,苏文斌,臧国忠,高建鲁
研究了掺CeO2对SnO2Co2O3Ta2O5压敏电阻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x(CeO2)从0增加到1%,压敏电压从190 V/mm增加到205 V/mm,相对介电常数从3 317减小到2 243,晶粒平均尺寸从12.16 mm减小到6.23 mm,在晶界上的Ce4+阻碍了SnO2晶粒的生长。为了解释样品电学非线性性质的起源,笔者提出了SnO2Co2O3Ta2O5CeO2晶界缺陷势垒模型。同时,对该压敏电阻器进行了等效电路分析,试验测量与等效电路分析结果相符。
2003年11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94 ] - 2003年1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毛翠萍,陈亿裕,韩晓东,江涛
研究了Sb2O3和Ta2O5双施主掺杂对低电阻率的BaTiO3陶瓷PTC特性的影响。在Sb2O3和Ta2O5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1%和0.01%时,得到了室温电阻率为4.59 Ω·cm,升阻比为3.4的优质PTCR陶瓷材料。通过XRD 、SEM显微结构分析;复阻抗测试,估计晶粒和晶界电阻值,探讨了Sb2O3和Ta2O5的作用机制。
2003年11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7 ] - 魏秀琴,黄惠珍,周浪
熔炼制备了纯的以及含微量Al、Mg、Ti、Bi、重稀土Y、混合轻稀土RE和一种富P非金属活性组元NM的Sn-9Zn基合金,通过测量这些合金以及商用Sn-37Pb焊料在铜基板上的铺展面积比较了它们对铜的润湿性能。结果表明Al、Ti和 Mg不利于提高合金在铜上的润湿性或附着力;Y的改善作用不大;而Bi、RE和NM则能明显改善Sn-9Zn合金对铜的润湿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RE和NM含量对Sn-9Zn润湿性能的影响。以铺展面积衡量,本研究所达到的最佳改善效果使Sn-9Zn合金对铜的润湿性由Sn-37Pb焊料润湿性水平的45.4%提高到了70.3%。
2003年11期 38-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70 ] - 张君启,堵永国,张为军,杨娟,郑晓慧
研究了厚膜电阻浆料用有机载体的挥发特性。模拟厚膜浆料的烘干曲线进行实验,对乙基纤维素为增稠剂的载体系列的挥发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溶剂对载体挥发特性的影响。通过使用混合溶剂,得到了具有层次挥发性的厚膜电阻浆料用有机载体,此载体在添加少量添加剂后表现出良好的使用性能,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要。
2003年1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9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111 ] - 陈慰宗,付灵丽,卜涛,白晋涛
阐述了无缺陷光子晶体与掺杂光子晶体的结构,用光学特征矩阵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具体讨论了一维光子晶体的一个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光子晶体的禁带出现了极窄的、高透射率的尖峰,即光子杂质态,类似于半导体材料中的杂质能级。杂质层的引入增宽了原来光子禁带的宽度,杂质态的特征与杂质层的光学厚度、折射率及在晶体中的位置等因素有关。
2003年11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2003年1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7 ]
- 梁贵军,张国威
对塑料光纤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和优化,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全氟化梯度塑料光纤的传输损耗和带宽两个主要性能指标,完全能够满足光通信的要求。还就塑料光纤相关世界标准的完善情况和各种塑料光纤元器件的发展情况作了简单介绍。
2003年11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4 ] - 2003年1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肖迎红,杨俊颜,David C.Martin
导电聚合物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积对神经元传感器电极的敏感性和生物相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纳米多孔膜材料进行电化学模板聚合是获得高粗糙度和高表面积的导电聚合物涂层的理想途径。利用聚苯乙烯(PS)、聚甲醛丙烯酸甲酯(PMMA)两者的紫外光辐照特性不同,研究了用紫外光辐照光刻法制备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P(S-b-MMA)纳米结构膜的方法。同时基于P(S-b-MMA)共聚物纳米结构膜的电化学模板聚合研究表明,该法可在神经元传感器电极表面获得理想的发丝状高粗糙度和高表面积PPy/PSS导电高聚物涂层。
2003年11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3 ] - 石桥,周啸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对聚合物电解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人们开发性能优良的干态聚合物电解质。综述了近年来干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包括:(1)以改性聚氧化乙烯-锂盐复合体系为代表的耦合体系;(2)导电机理完全不同的解耦合体系;(3)阴离子移动受限的单离子体系。其中,解耦合体系与单离子体系的研究得到了特别的关注。
2003年11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2 ] - 2003年1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