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乐庆,吴季怀,黄昀昉,林建明
通过对染料敏化TiO2纳米晶太阳能电池中阴极进行修饰来提高电池的光电性能。结果表明:在阴极表面镀上具有催化性能的白金、镍或石墨均可提高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IPCE)、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等性能。其中白金修饰阴极后,电池的性能较好,IPCE从7.59%升至48.32%,短路电流从0.91 mA升至7.23 mA,开路电压从478 mV升至571 mV以及填充因子从0.09升至0.47。并给出用UV—3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染料RuL2(SCN)2溶液的吸收光谱。
2003年05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3 ] |[阅读次数:123 ] - 吕文中,赖希伟
对平行板谐振法测量微波介质陶瓷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该方法的硬、软件构成及其操作注意事项,并给出了部分测试结果。该方法具有测量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但不适用于测量介质损耗较大的微波介质陶瓷。 r的测量误差为0.5%左右,Q值的测量误差为15%以下。
2003年05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8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9 ] |[阅读次数:176 ] - 2003年05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马辰光,成立,高平,王振宇
提出了几种通信用BiCMOS逻辑门电路的实现方案。这些逻辑门均可在低电源电压(2.0~3.0 V)下,采用BiCMOS工艺和深亚微米技术精心设计及制作,并经过比较对其作出评价。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不但具有确定的逻辑功能,而且具备高速、低耗、低电源电压和全摆幅的特性,因而完全适用于高速数字通信系统中。
2003年05期 7-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2 ] - 孙秀果,魏雨,贾振斌
为使纳米TiO2在水溶液中良好稳定地分散,采用透光率法对粒径约为30 nm的锐钛型TiO2粉体在水溶液中分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粒度分布、电位的测定。实验结果证明:加入量为二氧化钛质量0.8%的硅酸钠作为分散剂,调节pH值为8~10,超声分散约10 min可以使纳米二氧化钛在水溶液中获得良好稳定的分散。通过测定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的电位,验证了pH值影响纳米TiO2粉体在水中的分散行为。
2003年05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9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67 ] - 蒋朝伦,陶明德
压锭烧结NTC材料的电阻率沿径向分布,中心的电阻率明显高于表层的电阻率。电阻率的这种分布是由于在样品烧结过程中,中心部位缺氧,表层富氧;冷却时杂质向表层迁移,缺陷移动所致。笔者将讨论影响电阻率分布的原因及其规律。
2003年05期 14-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1 ] - 杨红,孙小菡,张明德
为了探讨光功率在空心光纤中传输的变化规律,采用电磁场和几何光学理论的分析方法,并结合空心光纤特有的传光机理,得出了子午光线和小于最小半径的弧矢光线无法在纤芯与空心处正常传播的推论。并导出了空心光纤的传输损耗与空心、纤芯和包层折射率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上述结论对一系列的实验作了深入的分析,并用笔者建立的传输损耗公式(16)解释了树脂固化时,折射率上升与光纤输出光功率增强的变化规律等。
2003年05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6 ] - 李承恩,李毅,徐曾华,单双,周家光,朱为民
通过配方试验和性能测试分析研究了(1x)Na1/2Bi1/2TiO3-xBa[ZryTi(1y)]O3(x=0.04,0.06,0.08,0.10,y=0.04,0.045,0.05,0.06)无铅压电陶瓷的压电、介电性能。以及当x=0.06,y=0.045时引入Sn4+对NBT-BZT材料的压电介电性能影响。研究表明:当x=0.06,y=0.045, Sn4+对(Na1/2Bi1/2)2+取代量为0.02时,系统的压电性能参数d33和kt分别达到196 pC/N和0.55,相对介电常数可提高到1 263。
2003年05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94 ] - 鲍际秀,张良莹,姚熹
为了制得均匀完整的薄膜,以提高薄膜的湿敏性能,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和提拉成膜技术,以正硅酸乙酯、异丙醇铝等金属醇盐为原料,将适量的聚乙烯醇(PVA)加入其中,在氧化铝陶瓷基片上制备出了孔率更大、更均匀的复合湿敏薄膜。实验表明:薄膜先体溶胶粘度与放置时间、温度和PVA的含量有关;薄膜的表面形貌与PVA的含量、先体溶胶的粘度等密切相关;同时用干涉显微镜测试了一层湿敏膜的厚度为0.13 mm。
2003年05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5 ] - 李业隆,朱嘉林
使用多孔炭黑/P(VDF-TFE)导电复合材料与03型PZT/P(VDF-TFE)压电复合材料进行二次结构复合,形成多孔夹层压电复合材料,对其静水压压电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多孔夹层压电复合材料的静水压压电优值(d·g)比单层03型PZT/P(VDF-TFE)压电复合材料的静水压压电优值获得明显提高。
2003年05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5 ] - 王宁,赵梅瑜,李蔚,殷之文
就Sm部分取代BiNbO4陶瓷中的Bi对其烧结性能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随Sm取代量的增加,BiNbO4陶瓷的烧结温度升高,其晶相组成及微波介电性能也随之改变。通过适量的取代,可以获得各项性能均较优异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组成。
2003年05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2 ] - 牛新书,杜卫民,蒋凯
综述了1998~2002年间纳米氧化铁基气敏材料的研究进展,对其制备方法(sol-gel法,固相合成法,化学沉淀法,微乳液法及水热法等);气敏机理,即表面电阻控制型(a -Fe2O3)与体电阻控制型(g -Fe2O3)进行了探讨。还总结了掺杂效应对气敏性能的影响,并对未来气敏材料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2003年05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84 ] - 林曼红,吴霞宛
重点讨论了现代无线通信中关键元器件之一滤波器的发展进程,中、高频及微波滤波器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低损耗、高介电常数陶瓷在RF和IF滤波器中的应用,能够实现无线设备的微型化。对制备滤波器的介质陶瓷材料的要求是:在所使用的波段内,相对介电常数r要大,可缩小介质元件的尺寸;品质因数Q要高,可获得良好的滤波特性及通讯质量;谐振频率的温度系数f接近于零或可调节,以达到整机电子回路的要求。
2003年05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 2003年05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杨邦朝,陈金菊,冯哲圣
碳纳米管独特的物理性能使它在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讨论了碳纳米管的电学性质、力学性质及优良的储氢性能,并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碳纳米管在微电子元件、平面显示器、锂离子电池和超电容器等方面的应用。
2003年05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85 ] - 2003年05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符春林,杨传仁,陈宏伟,胡文成,李文远
介绍了钛酸锶钡(BST)薄膜的四种制备方法(脉冲激光沉积、磁控溅射、溶胶–凝胶、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及BST薄膜在介质移相器、动态随机存储器、热释电红外探测器、H2探测器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课题如:晶粒晶界控制、界面控制、漏电导机制、疲劳机制、非线性效应及大面积高质量薄膜的制备技术等。
2003年05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9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114 ] - 李青,张立新
介绍了通过腐蚀试验来评价电气、电子产品、装置在使用及储备条件下的耐腐蚀性能,多种低浓度混合气体试验方法的最新的研究现状,ISO、IEC及日本工业标准JIS中的标准腐蚀性气体试验方法。讨论了模拟一般环境下SO2及H2S混合气体的试验条件,对铜试样做含臭氧的高加速混合腐蚀性气体的试验方法。探讨了交流阻抗法应用于腐蚀性气体试验及其影响因素。
2003年05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5 ] -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
从销售收入、出口创汇、主要大类产品发展特点、生产地域和经济效益五个方面分析了第十六届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探讨了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展望了2003年的发展形势。本届百强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462亿元略低于十五届,出口创汇21.9亿美元,比十五届增长8.4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76%。外向型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均有较大增长。本届百强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五省市。
2003年05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