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英,李盛涛,庄严
研究了两种烧银电极对SrTiO3 环形压敏电阻器性能的影响 ,并与In Ga合金进行比较。发现两种电极与瓷体分别形成欧姆和非欧姆接触。其中非欧姆接触造成试样的压敏电压U10mA和非线性指数α增大、介电损耗tgδ下降。分析了试样的微观界面 ,认为烧银电极与瓷体之间 3 0 40 μm厚的强还原金属锌层是形成欧姆接触的关键。
2000年06期 1-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6 ] - 陈丽华,全宝富,张彤,孙良彦
为了改善湿敏器件的耐水性能 ,在制备高分子湿敏器件过程中 ,以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并加乙基纤维素保护膜。结果使湿敏器件的耐水性增强 ,但同时也使器件阻值增高 ,湿滞增大 ,吸脱附时间增长。器件再经适当浸水老化后 ,湿滞减小 ,耐水性亦得到进一步改善。
2000年06期 3-4+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1 ] - 杨雯
分别以CuRuO3 和Pb2 Ru2 O6为导电相与改性的硼硅玻璃匹配 ,制成PTC厚膜热敏电阻浆料 ,其阻 温特性呈线性变化 ,是制作温度传感器的理想材料。
2000年06期 5-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0 ] - 张丛春,周东祥,龚树萍,王礼琼
研究了Co、Mn的不同掺杂形式对低压ZnO压敏电阻显微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发现以Co(NO3 ) 2 、Mn (NO3 ) 2 溶液代替CoO、MnO2 掺杂 ,可以降低压敏电压 ,增大非线性系数。这主要与钴的高价态有关 ,利于压敏电阻的低压化。
2000年06期 7-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39 ] - 吴申立
研制了一种高精度、低温度系数单列直插式电阻网络。通过优选电阻材料 ,改进工艺条件、激光调阻方法、包封工艺等解决了研制中出现的问题 ,使相对精度达到 0 0 3 % ,绝对精度达到± 0 0 2 % ,|α|≤ 7 61× 10 -6℃ -1,跟踪α≤ 5 0× 10 -6℃ -1,完全符合使用要求。
2000年06期 8-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李长鹏,王矜奉,王勇军,陈洪存
通过对几种不同的样品压电特性、机械品质因数和介电温谱等特性的对比和分析 ,研究了Pb (Li1/4Nb3 /4 )O3 Pb (Fe1/3 Sb2 /3 )O3 PbTiO3 PbZrO3 四元系陶瓷在不同配比和掺杂下的机电性能 ,发现该系列样品具有较高的压电常数 (可达 3 4 0× 10 -12 C/N)和介电驰豫温谱。文中还对该系列陶瓷的烧成工艺进行了一定的实验和对比 ,以寻找其最佳的烧成工艺。
2000年06期 10-11+1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2 ] - 胡云香,周东祥,龚树萍,郑志平,吕文中
通过浆料沉降实验和流变学实验 ,系统地研究了用柠檬酸三铵分散和稳定BaTiO3 水浆料 ,得出了分散剂用量和浆料pH值对浆料分散性的影响规律 ,并用DLVO (Derjaguin、Landau、Verwey和Overbeek) )理论进行了定性探讨。柠檬酸三铵分散BaTiO3 粉料的最佳条件是柠檬酸三铵用量为 0 5 % ,浆料 pH =7~ 9,此时浆料沉降相对密度可达 5 0 %以上。
2000年06期 12-1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18 ] - 龚树萍,吕红英,张道礼,周东祥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络合剂浓度、镀液 pH值、施镀温度与时间对BaTiO3 陶瓷PTCR元件化学镀镍电极的影响 ,得到制备化学镀镍电极的最优工艺条件。重复试验证明 ,在该工艺条件下获得的以Ni镀层为底层电极的PTCR元件 ,其耐电压和耐工频电流冲击性能良好。
2000年06期 15-1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7 ] - 李桂林
电阻涂料的施工应用技术是电阻器生产厂家经常遇到的问题。介绍电阻涂料的涂装工艺、涂装环境、质量检查、涂膜弊病的防止、涂料组分对施工性的影响和防火安全技术 ,为国产电阻器涂料的应用提供方便。
2000年06期 17-1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赵葵银,唐勇奇
数字电位器和机械电位器相比 ,具有耐冲击、抗振动、噪声小、调节准确方便、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便于和计算机接口、可由编程实现电阻的改变等优点。以两种典型的数字电位器AD840 3和X95 11为例介绍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
2000年06期 20-2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2 ] - 王日强,钱惠芳
在GB 3 667-1997《交流电动机电容器》标准中对绝缘电阻无专项要求。通过对电动机用CBB型金属化聚丙烯薄膜交流电容器的试验分析认为 :电容器生产企业有必要对电容器绝缘电阻进行检测 ,以提高电容器性能。
2000年06期 22-2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4 ] - 王新龙,宋晔,朱绪飞
铝电解电容器的阳极腐蚀是在电场作用下的动态腐蚀。分析了阳极腐蚀的原因和抑制方法 ,详细论述应用于电解液的缓蚀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所用缓蚀剂主要有胺类、酮类、羧酸类、喹啉类和金属化合物等 ,它们能抑制由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所引起的腐蚀。
2000年06期 24-2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7 ] - 侯识华,宋世庚,陶明德
对热释电材料进行了分类 ,对热释电材料、热释电传感器、热释电探测器的性能作了介绍 ,提出了一些改进热释电材料性能的方法 ,对热释电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2000年06期 26-28+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0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119 ] - 王静端
分子电子技术是以分子作为载体 ,在分子水平上实现电子学的信息处理和存储过程的仿生技术。它是 70年代以来在分子电子学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兴技术。其目标是研制由分子器件构造的并行分布式仿生智能信息处理系统 ,开辟了信息科学发展的新途径。
2000年06期 29-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韩振宇,马莒生,徐忠华,张广能
对LTCC (低温共烧陶瓷 )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作了评述。对目前已研究和使用过的低介电常数和低烧结温度基板材料及综合性能 ,流延浆料有机添加剂进行了对比分析。描述了流延工艺过程和烧结过程。由于对基板材料选择的任意性 ,现有流变学模型的局限性 ,以及低温液相烧结动力学过程机理尚不清晰 ,因此完整清晰地揭示LTCC工艺的物理化学过程仍需作很多工作。
2000年06期 31-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103 ] - 余志文,于军,徐静平,周文利
基因芯片运用微电子加工技术以及基因分子的自组装技术在微小芯片上组装成千上万个不同的DNA微阵列 ,实现以基因为主的生命信息的大规模检测。其显著优点在于 :高速、高效、耗费低、便于系统集成和大规模信息的适时处理。基因芯片技术的出现将会给生命科学、医学、化学、新药开发、生物武器战争、司法鉴定、食品和环境卫生监测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本文简要介绍了基因芯片及其应用和近期研究的进展。
2000年06期 34-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朱盈权,王承珍,王富生,张兵
介绍了我国PTCR热敏电阻用高纯BaCO3 的生产现状 ,即生产能力、生产方法、技术标准、质量水平及市场状况等。其中着重对其质量水平 ,即理化特性进行了对比 ,指出了国产BaCO3 的不足之处。并对发展我国高纯BaCO3 的生产 ,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0年06期 37-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5 ] 下载本期数据